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弦月之美 >> 正文

陈永发:残疾篾匠巧手编织自强人生

发布时间:2022-08-22 来源:宜昌市残疾人联合会 阅读次数:【字体:

8月16日早上,尽管天气有些热,但点军区桥边镇朱家坪村村民陈永发,带着工具在自家后山,将竹子一棵棵分株种植,他说:“现在分种竹子,长出来又直又有韧性,做出来的篾制品质量也会好。”

今年54岁的陈永发,是一名残疾篾匠。11岁时,他患上骨髓炎,经过手术无大碍,然而18岁时,病情再次复发导致左脚残疾,可他从不自怨自艾,而是刻苦学习篾编手艺,靠销售篾制品养活自己和家人,用乐观书写了自强不息的人生,赢得了大家的一片称赞声。

青年致残

苦学篾编技艺

“到现在,我做篾匠已经有36年了!”说起自己的篾匠生涯,陈永发眼里散发着自信的光芒,然而这背后的故事却令人感动。陈永发11时,左脚被查出患有骨髓炎,经过手术后两条腿长短不一,影响了正常行走。然而18岁那年,该病再次复发,由于没有钱医治致骨骨头坏死,只能简单的敷药缓解痛楚。在家养病期间,陈永发思考着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

朱家坪村位于点军西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竹林资源,当地人就地取材,家家户户会用篾编制作各种簸箕、篓子、筛子等生活用品,于是陈永发想到可以靠篾编手艺术养活自己。只要左脚不疼时,他就拿着砍刀,跟着村民上山识别哪种竹子适合做篾制品,然后砍下来搬回家,根据制作的具体成品把竹子削成宽度和厚度不一的篾条。

削篾是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将竹子劈开削成较细的篾条,最外面的一层带着竹子的表皮叫青篾,这层篾最结实。不带表皮的篾叫黄篾。从青篾到黄篾,一片竹可以削出很多层篾条。等到陈永发削出的篾条达到想要厚薄时,双手也留下了累累伤痕。可他并没有放弃,没多久便学会了编篾技艺。

不等靠要。

坚强养活家人

尽管身有残疾,但陈永发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如像竹子般挺拔。他不靠政府救济、不依赖他人帮助,全凭编篾手艺养活自己。

篾编十分费时,编织一个最基本的簸箕至少也要花上半天的时间。陈永发常常安静地坐在屋角,经过破竹、削篾、编织、锁口等全部工序,再通过挑、压、弹、插、绕、穿、贴等一系列技法,一根根竹子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精美、实用的生活用具。

簸箕、篮子、篓子等物品制作好后,陈永发便带着它们乘坐轮渡过长江,在宜昌的街头售卖。“那时,簸箕特别受欢迎,一个能卖到三到五元,我一天就有几十元的收入。”陈永发告诉记者。他制作出来的簸箕等篾制品十分牢固耐用,受到市民的喜爱,找他购买的人越来越多。陈永发不仅靠手艺养活了自己,还成了家。

成家后,陈永发深知肩膀上责任更大了。“每逢梅雨季节,不适合制作篾制品,易生霉卖相不好,因此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他便另外想办法挣钱养家,于是在自家4亩地里种上了柑橘树。打理、摘果、销售等,全是由陈永发和妻子两人完成。靠着售卖篾制品和柑橘,一家人日子过得还不错。

传承技艺

留住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发展,塑料、不锈钢等制品的出现,渐渐替代了篾制品。曾几何时,走村串户倍受人们欢迎的乡村篾匠,如今已越来越少。篾匠,正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可陈永发依然坚持制作篾制品,他说:“这个手艺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不希望失传。”

和陈永发有一样想法的残疾村民还有宋宏元、黄代发、陈发松、王乐贵等人。“我们的童年是跟随祖辈学习制作篾制品度过的,现在我编篾压型的石头还是当年爷爷使用过的。如今,我们的子孙辈已不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我担心传统文化将失传。”说到此处,王乐贵无不惋惜。

目前,陈永发、王乐贵等人,正在积极寻找“接班人”,通过免费教授编篾技术,把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当地残联了解到朱家坪村这个残疾人篾编群体和他们的销售困难后,帮助他们在网上销售篾制产品,在增加销路的同时,激励更多残疾人向他们学习,自强不息,活出生命的精彩。与此同时,也能将这项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