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残联改革进行时 >> 正文

西陵:深化改革 精耕细作 全力打造残疾人朋友“爱心家园”

发布时间:2021-11-10 来源:西陵区残疾人联合会 阅读次数:【字体:

2019年以来,西陵区作为全国基层残联组织专项改革试点单位,紧紧围绕“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的要求,巧“借势”、善“借力”,深入推进组织改革,创新服务能力,全区残联成为残疾人朋友的“爱心家园”。

一、夯实基层基础,残联组织由过去“一联独大”向“点面结合”转变

以区、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三级组织改革为重点,以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联系覆盖面为目标,按照残联章程、区残联改革方案等要求,制定四大类40项具体改革任务,分步推进实施。一是落实残疾人干部配备要求。区委组织部先后三次专题研究“专兼挂”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难题。区委为残联班子配备1名残疾人干部、1名兼职副理事长。二是健全街道残联、社区残协组织。全区7个街道残联机构健全、人岗配齐,75个社区成立残协、配备专职委员比例达85%,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对暂时未配备专职委员的社区,根据服务残疾人的数量,每年给予3000-5000元专项经费,支持社区开展残疾人服务。三是开展残疾人小组试点工作。按照残疾人超过5人的居民小区、楼宇、服务机构等要求,在残疾人相对集中的街道、社区、企业、服务机构成立残疾人小组,形成残疾人组织和工作网格化服务格局。

二、突出规范管理,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由过去“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

针对机构编制较紧张的实际,从加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入手,拓展残联工作队伍来源,既为区委、区政府分忧,又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服务方式改进。一是优化岗位设置。提请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一次性为全区设置90个固定专职委员工作岗位,其中区残联机关8个,7个街道、75个社区各1个。二是调整用工形式。制定《专职委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推行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建立绩效考核和残疾人评价双向考核机制,激励专职委员队伍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三是改善工资待遇。为确保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通过“吹风征求意见、发放调查问卷、集中宣传政策、改善工资待遇”等方式,推动67名专职委员平稳过渡为劳务派遣用工,人均每月增收600余元,全程零上访上诉。

三、巧妙借势借力,基础设施建设由过去“单打独斗”向“多轮驱动”转变

积极争取区“四大家”支持,连续4年将残疾人服务项目纳入区政府“十件惠民实事”,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跟踪督导,推动项目落实。先后投入260余万元建成7个街道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形成以手工产品、网络直播、新媒体制作、电子商务等行业为主导的系列综合服务基地,辐射带动近百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区政府投入5000万元购买一栋5000余平方米的新建楼房,建成区残疾人托养中心。投入110余万元建成“极客非凡云基地”和残疾人呼叫中心,为残疾人免费提供高档数码产品线上线下维修,已免费培训残疾学员100余人次。

四、健全体制机制,残疾人之家建设由过去“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以街道为主阵地,打造一批以“星创残疾人工作室”为龙头的创业就业品牌项目,推动社会组织与辅助性就业、康复托养、文化体育等业务融合发展。一是大力培育助残社会组织。按照每年3万元标准预算专门协会工作经费,对符合条件的助残社会组织每年安排不低于1万元的运行经费,同时支持参加省、市组织的公益创投服务项目。区残联主管民办非企业12家、社会团体5家,其中星创工作室先后荣获宜昌市第四届“智能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暨第二届湖北省“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十佳创业项目”奖、西陵区“3A”级社会组织、西陵区2020年度经济发展促进奖,并获奖励1万元。二是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助残服务。由宜昌市著名残疾人油画家孔国俊牵头成立的“残疾人艺术协会”,先后为30余名残疾人提供“零门槛、零费用”的绘画、书法培训。福祥居家托养服务中心多次参与政府公益项目投标,承接130余万元的居家托养项目。创新开展托养服务消费券模式,实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全覆盖。三是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利用街道公共服务阵地,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引导助残社会组织在开展托养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带领更多残疾人实现就近就业。联合神工动画、桔橙传媒开展残疾人定格动画师、网络主播培训,100余人次参加技能培训,有效带动残疾人就业增收。联合区工商联、团区委开展民营企业家助力残疾人作品义卖活动,现场认购9000余元的残疾人艺术作品。2019年,星创工作室被评为省级“辅助性就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