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弦月之美 >> 正文

残疾人陈凤荣倾心助残

发布时间:2017-02-20 来源:黄石港区大桥社区残协 阅读次数:【字体:

陈凤荣,1969年出生于浠水县白莲镇一户农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多,爱读书的她因家庭贫困,初中未读完就辍学回家务农。

为了改变家庭贫困面貌,1987年陈凤荣来到黄石建陶公司建陶厂打工,从事瓷砖压坯工作,工作空闲时学会了钟表维修技术,勤劳肯干的她没上班时就在黄石港新街口街边摆摊修理钟表。后来建陶厂倒闭,陈凤荣白天在街上摆摊修钟表,天黑收摊后,在街边夜市摊做帮工,炒菜、洗碗、收拾餐桌样样干。

1995年陈凤荣成家后,带着丈夫一起继续在黄石港街边摆摊修理钟表,后来慢慢戴手表的人少了,陈凤荣和丈夫改行学习维修手机技术。凭着过硬的技术、热情的服务和诚实守信的口碑,生意有了起色后,夫妻俩租了个小门店经营。店里除了维修手机外,还附带销售手机及配件,代办手机缴费业务。

看到陈凤荣夫妻店的生意比较火红,2008年底,武商量贩新街口店邀请他们进店经营。进店后,他们将业务扩展为手机销售、手机配件批零、手机售后服务及代办移动公司相关业务等,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从2009至2016年,他们多次被中国移动黄石分公司授予全市十强代理商、十佳优秀代理商等荣誉称号。

由于多年来不知疲倦地伏案工作,2014年下半年陈凤荣的右手出现抬不起来、翻转受限等症状,疼痛难忍的她才抽空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马德隆畸形,手术后也未能治愈,后被医疗部门和残联鉴定为肢体三级残疾。

现在,陈凤荣夫妻俩在武商量贩拥有两处手机专卖柜台,收入比之前好了许多,并在黄石港区大桥社区安家落户。陈凤荣虽然自己经过辛苦努力摆脱了贫困,但一刻也没有忘记那些困难群众。从摆摊修表开始,就经常接济街上的流浪乞讨者和有需要帮助的人,不是给钱,就是帮他们买吃的,或者帮人买回程车票。

5年前,陈凤荣看到《东楚晚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5年多来默默资助10名残疾人家庭子女或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2000元,共2万元。其中2013年,她得知大桥社区视力残疾人彭某的孩子家庭困难,正为大学学费而发愁,而陈风荣自己孩子也面临高额学费时,毫不犹豫拿出2000元送到彭某家。同年,当获悉一位单亲家庭学生考起北京某名牌大学,急需一部手机,因经济困难无力购买时,赠送他一部新款三星手机。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陈凤荣骗其说手机是他妈妈买的。

陈凤荣作为一名残疾人,特别关心其他残疾人。王家里社区重度肢体残疾人马钧,自己开店修理手机、卖手机。在马钧创业初期,陈凤荣常按进价卖给他手机及零配件。2016年12月,当陈凤荣得知大桥社区瘫痪在床的肢体残疾人柯正旺急需成人纸尿裤,重度肢体残疾人吴润兰需要一部助行器时,马上购买了一箱纸尿裤和一部助行器送到社区,让社区残协转交给柯正旺和吴润兰。2017年元旦前夕,陈凤荣得知大桥社区植物人丁铮需要湿纸巾时,又送来一大包。另外,她还购买6副四角拐杖,捐赠给大桥社区肢体残疾人杨良运和李慧明、楠竹林社区肢体残疾人张文革、黄石港社区肢体残疾人屈兴荣等人。部分残疾人通过社区残协打听到,帮助他们的也是一位残疾人时,无不感动,一定要社区残协专委代为感谢陈凤荣。

年近五旬的陈凤荣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上有八十高龄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上学的孩子需要负担,自己日子过得并不轻松。有人问她,为什么自己收入不高,还时刻想着帮助他人时,陈凤荣说这些小事不算什么,自己从小家庭困难,深知困难家庭的孩子没钱读书,盼望上学之苦;再就是想给自己的儿子作表率,让孩子从小做个有爱心,乐于助人,有担当,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