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自强不息 活出精彩 | “独臂教师”陈传会:29年坚守点亮山村孩子未来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湖北日报 阅读次数:【字体:

  5月13日,湖北省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自强不息”宣讲进高校活动在黄冈师范学院举行。现场,自强宣讲人陈传会讲述了自己用独臂撑起三尺讲台,以满腔热忱为山村孩子点亮未来的励志故事。

  “教学,我有一把好手!”

  儿时的一场意外,让陈传会右半身严重烧伤、右臂截肢,但这并未击垮他。在亲人的支持下,他坚持完成学业并考上大学。1997年大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被称为老河口“小西藏”的牧场小学。这里山高路险、交通闭塞,教师流动性极大。初到学校,面对学生“独臂将军”的惊呼,陈传会转身用左手在黑板上写下:“虽然我的相貌丑陋,但是教学,我有一把好手!”这句充满乐观与自信的话语,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掌声,更开启了他长达29年的教育坚守之路。

  病痛也从未扑灭陈传会教学的热情。他的身体状况不佳,脖子大大小小做了20多次手术,由于手术不彻底,经常化脓。2001年5月,他的伤口复发,手术时,医生的手术刀在他脖子上又连续割了八刀。即便如此,拖着极度虚弱的身子,他仍坚持走上讲台,甚至有一次晕倒在讲台上,让孩子们心疼不已。而他的付出也收获了回报,他所教的语文在全乡11个平行班中,从接手时的倒数第二,跃升至统考第二。

  帮助30余名学生重返课堂

  在牧场小学的十年间,陈传会面临着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微薄的工资难以维持生计。然而,每当看到孩子们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失学,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自掏腰包借钱资助,先后帮助30余名学生重返课堂。

  吃水困难是牧场小学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喝上干净的开水,陈传会常常跋涉两里山路去挑水。打水时,他用脚踩住系着水桶的绳索,左手艰难提拉,甚至曾尝试用嘴咬住井绳辅助。即便数次险些坠入井中,他也从未让水缸干涸。

  后来,组织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计划将他调入条件更好的纪洪中学。然而,离校当天,学生陈静和爷爷捧着十几个鸡蛋赶来,老人颤抖的手、孩子含泪的眼神,让陈传会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继续留在这片土地,又坚守了十年。他说:“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箴言,正是我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山村走出的“全国优秀教师”

  29年来,他累计家访900余次,骑行9000余里,成功挽回160余名辍学生。2008年,他发起“红月亮”爱心社,免费辅导留守儿童;2014年加入公益组织,为90名孤残贫困孩子争取到150万元资助物资。同年,他同时荣获了“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不让一个学生流失”是陈传会对山村孩子的庄严承诺。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以笑报之以歌。”陈传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陈传会以独臂擎起的红烛,照亮了山村孩子的未来,也照亮了乡村教育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