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理论交流 >> 正文

落实惠残政策 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发布时间:2016-09-23 来源:保康县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大力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收入水平较快增长,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康复服务不断拓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显著改善。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出台后,从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发展、残疾人公共服务、发挥社会力量志愿助残等方面更加完善的提出措施,全面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保康县作为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各类残疾人口达3.2万,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1.2%,不仅残疾人口众多,而且绝大部分处于贫困。为使推动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保康县委、县政府更加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切实把残疾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研究解决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及时出台了《保康县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和相关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为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对于残疾人工作多开“绿灯”,建立残疾人政策上的“无障碍通道”,残疾人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一是以切实做好残疾人贫困户信息建档立卡工作为重点,确保残疾人脱贫“不落一人”。2015年,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我们将残疾人精准扶贫作为重点纳入全县大扶贫进行统筹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市率先联合制订了《保康县关于深入开展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以开展全县贫困户信息建档立卡工作为契机,将残疾人贫困户信息建档立卡工作作为重点在会上同安排、同部署,确保我县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在全面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发挥村、乡镇、县直各部门以及省、市驻村工作队的优势作用,“一对一”进行精准帮扶,分类施策,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带动、“帮、包、带、扶”等方式,确保我县贫困残疾人逐年按比例实现脱贫。

二是以认真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为重点,扎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了民政、残联、财政专题协调会议,拟定了我县《关于贯彻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实施方案》。为使政策家喻户晓,我们充分利用报纸、新闻、微信、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两项补贴”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享受范围。

三是以培植残疾人自我造血功能为重点,加大残疾人就业扶贫力度。为了给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创造自强自立,自我造血的条件,切实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脱贫,我们一方面整合人社、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资源,借助“雨露计划”、“就业援助月”活动等政策项目,认真为残疾人开展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创业项目推介等,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愿望。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模范带头和产业带动的方式,加强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班,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表彰先进模范典型,在积极争取湖北省残疾人阳光创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订了我县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试行办法,对残疾人自强创业典型给予5000至3000元的创业扶持资金,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同时,着力打造我县残疾人就业扶贫品牌基地,探索以有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的产业龙头公司党组织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公司+基地+市场+农户”模式的网络农户的优势,辐射带动广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四是以建立精神卫生中心为重点,不断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为加强我县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将县级精神卫生中心建设纳入政府十件实事,着力解决精神卫生中心建设的土地以及县级财政资金配套问题,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配备和培养专业技术设备和人才,确保我县精神卫生中心规范化建设达标,并将我县贫困重症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作为一项民生项目,统筹县财政、民政、卫计、残联等部门资金为精神病患者实行一站式医疗救助。此外,我们积极将县中医院老院区按要求进行改造,2016年申报纳入了湖北省0至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定点机构,使我县残疾儿童能够就近接受康复治疗,大大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   

五是以加强特殊教育事业为重点,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为解决山区县特殊教育空白,提高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能力,使残疾少年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我们积极争取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建立我县特殊教育学校。通过政府督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等形式,从政策、资金、人才队伍等多方面支持我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此外,我县在加快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中,在着力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就业、就学、就医等基础上,为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对残疾人开放,专门设有盲人图书等个性化服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重要内容,并加强对公共服务场所的推广;发展和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残助残队伍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张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