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推荐对象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03-31 来源: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根据《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评选表彰的通知》(人社部函〔2025〕10号)精神,以及湖北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鄂人社奖〔2025〕8号)精神,经各地政府残工委、人社(公务员)局、残联逐级审核推荐,省评选推荐工作组审核,并报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初审,拟将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袁鑫等7名同志作为我省全国自强模范推荐对象;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残疾人联合会等7个单位作为我省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推荐对象;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陈向东等2名同志作为我省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具体名单见附件)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主动接受监督,现将上述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5年3月31日至4月7日)。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的推荐对象有不同意见,请于2025年4月7日前,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信函等形式向省评选推荐工作组办公室反映(信函以到达邮戳为准)。反映情况要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签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
受理部门:省评选推荐工作组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87363923
电子邮件:zqmfzcxj@outlook.com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付家坡一路27号
邮 编:430070
湖北省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
评选推荐工作组办公室
2025年3月31日
附件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
推荐对象及简要事迹
一、全国自强模范推荐对象
1.袁鑫,肢体三级,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3岁因车祸致残,失去一只手臂,他自立自强,顽强拼搏,2014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大学期间他积极进取,刻苦学习,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共70余项。先后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2.唐根根,多重三级,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根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中共党员。他先天多重残疾,艰苦求学,自强不息。大学毕业后他返乡创业,成立种养殖合作社,运用科技养殖山羊,带领乡亲们致富,帮助贫困户、残疾人家庭增收脱贫,成为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捐赠爱心物资,以残缺的身体协助村开展防疫工作,受到各级的好评。先后荣获“湖北省自强模范”、“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他的事迹也被中央电视台等报道。
3.刘星雨,肢体一级,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润东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2014年他因车祸致残,凭借顽强毅力积极进行康复训练,2017年开始自主创业,2020年创办商贸公司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农特产品,累计销售额1500万元,带动200多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他成立星雨助残工作室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200余残疾人,捐赠爱心物资30多万元。他创业有成,不忘回报社会,组建残疾人守水护水志愿队,深入丹江水源地学校、企业、机关、居民家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讲。作为十堰市肢协副主席、秘书长,他充分发挥特长,履行职责,积极协调推动康复中心、辅具租赁站、“希望之家”等助残项目。
4.梅洁,视力一级,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康源盲人推拿会所总经理。他因病双目失明后,努力学习苦练盲人推拿技术,获得高级按摩师职称和医疗按摩资格从业证书,2008年创业开办按摩店,靠着自强进取、技术专业、诚信服务,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招收多名盲人技师实现就业,精心培养盲人“金手指”推拿技师。他关爱员工,积极帮扶困难残疾人近300余人次,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新冠疫情防控等捐赠爱心资金和物资。先后荣获湖北省残疾人创业新星争锋大赛二等奖、“黄冈新时代保尔”、“湖北省自强模范”等荣誉,当选为黄冈市第六届政协委员。
5.汪钱,视力一级,湖北省黄石市残疾人创业协会工作人员。他幼年因视力障碍失学,在家人的帮助下拜师学艺,克服读谱、操作等困难,苦练器乐二胡,终成演奏能手。2003年入选省残疾人艺术团,在各类残疾人艺术比赛中多次获奖。积极参加公益演出,坚持线上线下教学演奏技艺,免费培训残疾学员,疫情防控期间录制励志作品传递温暖。作为黄石市盲协副主席,他搭建“光明阅读”平台,创建全市首个馆外无障碍图书点,组织盲人参加红色教育活动,以音乐专长践行助残使命,入选黄石港区自强宣讲团,展现新时代残疾人自强精神风貌。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器乐二等奖、二胡演奏一等奖等荣誉。
6.李筠,肢体一级,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部首席编辑。他自幼因病残疾,艰苦自学,顽强拼搏,扎根广电40年,主创《楚天夜话》等十佳栏目,获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策划《红色音乐党课》宣讲600场、覆盖3000万人次;组建“小蜜蜂”无障碍观影服务队,创办湖北首档残疾人广播节目,帮助500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创作广播剧、歌曲、文学作品和微电影等多次获奖。先后荣获“湖北省自强模范”、“全省十大杰出特艺残疾人”等荣誉。
7.尹胜,肢体三级,湖北省荆州永生海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他自幼因病残疾,1997年自主创业,靠诚信、技术和质量,由手工作坊逐步发展壮大,成立永生海绵有限公司,产品在湖北省家具行业海绵销售市场份额居前十。他关心残疾人,对残疾员工给予特殊照顾,公司在招工、技术学习、福利等方面优先照顾残疾人及困难家庭人员,每年带动300多人就业创业。他热心助残公益事业,每年安排资金走访慰问残疾人,帮助困难家庭改善生产生活。作为荆州市肢协主席,他勇于担当,带头动员社会关注残疾人,协调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帮助残疾人,解决残疾人就业创业、康复医疗、上学升学等困难,荣获“荆州市优秀残疾人”等荣誉。
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1.夷陵区残疾人联合会。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残联坚持贯彻中央关于群团组织改革的意见精神,聚力开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五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5项,多次接待省内外参观团学习考察。坚持深化残联组织改革建设,创新“六有”做法,提升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形成基层治理“夷陵范式”。着力打造楚天舒阳光家园、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服务基础设施,辅具适配获评省级优秀,连续多年如期超额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创新改革服务方式,建立“一网通办、双线并行、三级联动”的高效办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机制,实现残疾人证“一周办结”和惠残政策“免申即享”等便利化服务。成立党建助残联盟,落实惠残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营造浓厚扶残助残氛围。
2.谷城县残疾人联合会。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残联以争创全国先进为目标,扎实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先后出台多个惠残政策,构建“三位一体”残疾人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提供代缴社保、危房改造、无障碍改造等服务。建成全国最大残疾人驾驶员培训基地,培训残疾学员7000余人。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推动扶持政策落实,培育一批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技术能手。打造楚天舒阳光家园,推动辅具适配服务全覆盖,创新“六点工作法”入选全国残疾人康复案例。深化基层组织改革,建立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培育企业残协,举办“神农英雄会”残疾人专场,推动社会助残常态化。
3.荆门市残疾人体育协会。湖北省荆门市残疾人体育协会成立于2019年,是省内首家注册登记的残疾人体育组织。多年来,协会坚持打基础、抓苗子、创佳绩,建立筛选、训练、比赛一体化管理模式,被命名为全省残疾人体育运动员训练基地。注重残疾人运动员全面发展,常态化开展文化教育,帮助解决运动员入学升学、就业创业以及家庭困难。常年开展滑雪、游泳、轮椅竞速等项目训练,在全省率先开展残疾人冰雪体验活动,举办迷你轮椅马拉松、残疾人运动会。长年承担各级残疾人运动员训练任务,为国家队、省队输送20多名优秀残疾人体育运动员,先后获得东京残奥会上1金1银1铜、湖北省残运会43金20银19铜、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获48金14银6铜等奖项。
4.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苏柳英工作站。湖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苏柳英工作站于2017年成立,是由湖北省人社厅、省残联、省公务员局共同命名并授牌的志愿助残组织。多年来,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助残”模式、“五心工作法”,在鄂州市各行业党组织中成立400多个“苏柳英小组”,吸纳助残志愿者3000多名。工作站设有党建活动、心理咨询、信访接待、综合活动、图书阅览、辅具适配等功能区,组建健康义诊、心理咨询、家庭服务、跑腿代办等服务队,先后有12名志愿者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全省铜奖。五年来,开展帮扶活动200多场,征集并实现残疾人微心愿6000多条,受理残疾人法律咨询342人次,协调解决纠纷案件56起,扶持200余名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开展义诊和免费体检60多场、受益3000多人次。
5.武汉市皓然残障人士公益服务中心。湖北省武汉市皓然残障人士公益服务中心成立于2017年,由脊髓损伤者联合创立。秉持“以残助残”理念,打造残健融合服务平台,实施生活重建项目,帮助300余名脊髓损伤者恢复自理能力,获“中国创翼”全国三等奖。组建轮椅维修志愿服务队,免费服务5万多人次,获评湖北省优秀志愿团队。成立生命宣导讲师团,开展政策、安全、康复等培训覆盖35万人次。创新无障碍督导模式,推动城市改造规划保障残疾人合理便利。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装配方舱医院轮椅62台,捐赠72万元物资。创建800平方米无障碍办公空间,吸纳残疾人就业,打造“无障·爱”示范品牌。
6.湖北交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交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投资实施高速服务区无障碍改造,配备残疾人专用设施,为残疾人等特殊旅客提供出行便利。建立“党委领导、社会共建”助残机制,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实行同工同酬且有政策照顾。开展爱心助残服务,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发展生态养殖实现脱贫致富,帮助残疾人蔬菜合作社销售产品,多个残疾人家庭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户;捐赠电脑打造宜昌首家信息化残疾人康养基地,捐赠20万元奖励残奥冠军。通过“三同步”建设标准、精准化服务、长效化机制,累计投入超亿元助残资金,形成“硬件建设+服务保障+产业帮扶”助残模式,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7.随州市曾都区政君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政君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秉持“兴一份产业,带一帮农民;做一个品牌,富一方百姓”的初心,将产业发展与助残扶弱深度融合,构建“五统一”服务体系,辐射带动农户特别是残疾家庭发展“大洪山三黄鸡”特色养殖业,累计帮扶7000余贫困户稳定脱贫,其中残疾家庭占比超57%。先后荣获“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湖北省优秀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湖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品牌基地”等称号,养殖产业助残模式入选“全国残疾人优秀就业案例”,获得首届“中国三农创客英雄”总冠军,央视《致富经》栏目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为题作了报道。
三、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1.陈向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二级教授,致公党党员。他30余年深耕医疗科技助残领域,创新提出“科技与医疗助残”理念,研发氯胺酮治疗抑郁症、睡眠监测设备及肢体辅助器具,推动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开发虚拟现实陪伴人解决孤独症照护难题。组织义诊团队深入偏远地区,免费收治重度脊柱侧弯患者,远程会诊改善病情。担任湖北省政协委员期间,提出加强基层助残服务等建议,促成医院智能化就诊窗口建设。牵头组建科技助残产业链,整合多方力量推动残障友好社会建设,被评为“中国医疗科技助残开山先锋”,中央媒体报道先进事迹。
2.赵志宏,湖北省仙桃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中共党员。2018年到残联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定政治站位,以残疾人事业为己任,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全市政绩考核内容。先后推动出台系列惠残政策文件,建立市镇村三级残疾人组织网络,优化康复服务与救助体系。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带头走访调研,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主动靠前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大力推进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岗位挖掘等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强化兜底保障,全面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社会治理中,用实干担当诠释“娘家人”的责任与情怀。市残联自身建设全面进步,荣获多项国家、省级荣誉,他也先后被评为仙桃市信访维稳安保工作突出个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突出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