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助残有我 共享美好”|咸宁市残联助力未成年残疾人心理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3-12-28 来源:咸宁市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今年以来 ,咸宁市残联结合全市未成年残疾人工作实际情况,以打造“助残有我 共享美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为契机,通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关爱未成年残疾人健康成长。

  统筹谋划,支持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咸宁市残联以打造“助残有我 共享美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为契机,支持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全市义务性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学生2313人,实现应教尽教,其中小学随班就读896人、送教上门323人,初中随班就读398人、送教上门128人,特殊学校就读467人、送教上门101人;补助24.75万元,支持169名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子女在咸宁市职教集团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统筹兼顾,发力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在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方面,共签订残疾儿童康复协议和责任书康复机构14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康复机构课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各项活动20余场次,康复训练残疾儿童342人次,发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家庭生活补助1160人、发放金额315.975万元,做到应补尽补;全市0-14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1815人,全部进入康复定点机构进行训练,超额完成1285人,实现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全覆盖、应救尽救。

  因地制宜,授人鱼亦授人渔。咸宁市残联联合市博物馆、市群艺馆、市心理协会、阳光助困协会等单位,举办文物进残疾人康复机构、对残疾儿童家长开展培训班讲座、亲子活动、爱心慰问等活动,帮扶经济困难残疾儿童,惠及残疾儿童500余人次。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咸宁市未成年残疾人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更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进一步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发展,着力营造未成年残疾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市残联将在原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开展更多行之有效的助残活动,特别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持续加强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残疾儿童康复教育的融合发展,全力帮助未成年残疾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