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残联发〔2015〕54号
关于确定“全省志愿助残阳光基地”和“全省志愿助残阳光使者”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11-18 来源:湖北省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鄂残联发〔2015〕54号
关于确定“全省志愿助残阳光基地”和“全省志愿助残阳光使者”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残联,各大型企业、高等院校残联: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全省志愿助残组织迅速发展,志愿助残活动深入开展,广大助残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中华民族助残济困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各级党政机关、企业院校、城乡社区、各类机构的助残志愿活动,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了持续、便捷、有效的服务,在加快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好志愿助残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广泛地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残疾人工作,积极参加志愿助残服务,合力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建设,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决定,确定武昌区紫阳街阳光家园红色蒲公英志愿助残服务队等23个志愿助残组织为“全省志愿助残阳光基地”,杜诚诚等23名助残志愿者为“全省志愿助残阳光使者”。
全省各级残联以及广大助残志愿者、助残志愿组织要进一步认清新形势,奋发有为,不断加大对“全省志愿助残阳光基地”和“全省志愿助残阳光使者”的培育扶持、宣传推广力度,激励和引领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志愿助残服务活动;要进一步指导“全省志愿助残阳光基地”和“全省志愿助残阳光使者”,继续发扬成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为加快推进志愿助残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制度化、信息化、常态化发挥积极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邻里守望”“阳光助残”和“手拉手”“结对子”等志愿助残品牌服务方式,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真正让志愿服务深入社区、走进家庭;要进一步健全志愿助残的运行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残疾人小康进程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1.“全省志愿助残阳光基地”名单
2.“全省志愿助残阳光使者”名单
2015年11月16日
附件1
全省志愿助残阳光基地(23个单位)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阳光家园红色蒲公英志愿助残服务队
武汉市第一医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黄石市:黄石市黄石港区文化宫社区志愿助残基地
襄阳市: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志愿助残基地
荆州市:长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
宜昌市:宜昌市夷陵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十堰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心助残基地
孝感市:孝昌县义工联合会
荆门市:荆门市圆梦残疾人庇护工场
鄂州市:志成益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黄冈市:湖北静远心理咨询中心志愿助残基地
咸宁市: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青年志愿者爱心助残队
随州市:随州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
恩施州:恩施市义工协会
仙桃市:湖北金伟化工有限公司助残基地
潜江市:潜江市鑫德利服饰有限公司志愿助残阳光基地
天门市:罗旋地带文体中心志愿助残服务队
神农架:神农架林区志愿者协会
阳新县:阳新县残联服务中心
武钢残联:武钢残疾人艺术团助残阳光团队
大冶有色:大冶有色自强矿石厂助残志愿者团队
华新水泥: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志愿助残基地
武汉理工大学:甘泉志愿者团队
附件2
全省志愿助残阳光使者(23名)
杜诚诚 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蒋家墩社区残疾人协理员
熊 菲 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扬子社区残疾人协理员
刘海军 黄石下陆区残联大塘社区专职委员
王华革 襄阳市致远中学教师
刘建平 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分局西城派出所副所长
梁卫平 宜昌市康龙家私爱心事业部爱心顾问
吴静宁 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策划部副部长
周 文 孝感市义工联副会长
高才兵 荆门市荆楚理工学院老师
赵建军 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临江乡鑫畅农副产品合作社负责人
兰淑琼 黄冈市启声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教学主任
陈高永 咸宁市崇阳县交通物流发展局副书记
包艳珍 随州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会长
康 锋 恩施州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方秀君 仙桃市龙华山办事处流潭社区服务员
王 芳 潜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
张忠浩 天门市志愿者指导中心志愿者
王春娇 神农架林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
明道强 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姜福村村委会主任、残协主席
文 青 武钢残联干部
张修宏 大冶有色自强矿石厂工段长
邓再舫 潜江昊佳密封件有限公司负责人
吴振东 武汉理工大学甘泉志愿者团队负责人
湖北省残联办公室 2015年11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