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服输的心——竹山县官渡镇残疾人余发文创业事迹
永不服输的心——竹山县官渡镇残疾人余发文创业事迹
发布时间:2013-09-18 来源:竹山县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初见余发文,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干练踏实的汉子。但是,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在官渡镇将超市生意做得十分红火的老板竟然是个残疾人。而就是这个余发文,用他残缺的身躯为八旬老母和妻儿撑起了一个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用自己博爱之心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余发文因少年时患小儿麻痹导致的肢体残疾,一直都靠手杖才能走路。从余发文懂事起,他就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地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但他没有退缩,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的面对生活,同时也磨练了他不服输的个性。20多岁的余发文四处筹钱开了一个小卖部,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他终于积攒了几千元钱并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熊梅。熊梅就是看到他身上那股子做事永不服输的精神,才嫁给了他余发文,起初小两口经营的生意很好,每天都起早贪黑,生活虽过得很辛苦但很充实。可是天不随人意,有一天,进货的车子为了躲避路上的牛翻到了沟里,当时他和妻子熊梅都在车上,幸好两人都没受什么伤,晚上回到家里余发文才告诉妻子熊梅,说脚上扎了一片玻璃,妻子看后一边给他包扎一边埋怨他说:“你看你,脚上扎了这么一个大口子,你也不早点说。以后你再也不能让我这么担心了”。余发文点点头说,“我也是怕你在路上担心啊,所以就没说,嘿嘿嘿”。
规矩做人,踏实做事,良好的信誉必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慢慢地,余发文还清了所有债务。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从头再来,他说:我不能低头,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不抱怨社会,虽然不能为社会做出点贡献,但我要做一个有追求的人,不抱怨,不等待,不乞求,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去奋斗,去拼搏,去争取。他常常忘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在他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就这样他开始了致富创业的新步伐,收山货,搞过家电修理,养过蜜蜂等等,渐渐地,内心强大的余发文不满足现状,他决定还是干他的老本行,于是他多方筹集了6万多元资金,2001年的冬天,一个占地130多平米的超市开业了。从此,他日夜吃住都在超市里,凭借着他诚实守信的经营方式,周围很多老百姓就是多走几步路也愿意到他的小超市里面来买东西。经过几年的努力,他还清了借来的债务并有些积蓄,正在他信心满满的时刻,准备扩大超市的经营面积时刻。2008年的竹山县潘口水电站大建设打破了他心中创业的蓝图。
2008年,由于潘口电站建设,官渡镇成了库区移民的主战场,成百上千的“老官渡”卷入移民搬迁的巨大浪潮中。余发文的店铺位于水库淹没线以下,他自然就成为移民大军中的一员。库区移民搬迁对做生意肯定有影响,租门面、运输和营业都面临很多困难和麻烦,但是余发文说,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影响整个移民搬迁的进程。为了早日顺利完成搬迁任务,他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克服诸多困难,及时完成了自家的搬迁任务。同时,他还积极当好移民的“宣传员”,配合镇党委、镇政府,足迹印在搬迁的阵地前沿,给群众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使周围广大群众踊跃搬迁。“潘口水电站的建设,是为我们移民造福的好事,移民搬迁是头等大事,必须放在首位,要想当好老板,先得当个好移民。”余发文颇有感触地说。作为移民,余发文没有过多地考虑过移民的优惠政策,“政策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依赖优惠政策帮扶,要自己动脑筋抓住致富机遇”他满怀信心地说。移民大搬迁,给许多移民带来了生产生活困难,但却使余发文看到了发展的机遇,移民建镇,群众生产生活资料需求量大、供应紧张,他紧抓为移民提供服务这一巨大机遇,从移民日常生活的油、盐、酱、醋的供应,到移民正常生产生活的物资配送,他都及时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在广大移民心中,他就是“送货郎”。
搬迁之前,余发文仅有一个130多平方的门面,总资产也不过10多万元。在掀起移民的巨大浪潮中,他抓住一切战机,一方面为移民提供便利服务,一方面发展壮大自身产业的原则,先后在官渡新集镇和柳林乡移民点开设了3家仁和购物连锁超市与3家移动通信营业网点,形成了规模化、网络化、特色化经营。如今的余发文已不是当年小打小闹的普通“商贩”了,而是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成功人士,店铺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聘用员工达50余人,固定资产已接近千万元。余发文在他的超市开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尽管我们是移民,这是客观事实,但是移民并不代表贫民,我们有着勤劳的双手,有着聪明的智慧,要利用好国家的移民惠民政策,不依赖国家的移民补助,只要踏实勤奋,我们每人人都能活得精彩。”
余发文的事业现在是顺风顺水,他的爱心事业也是处处开花。从2008年起,余发文都会去镇上的福利院看望老人,给孤寡老人送去棉衣、棉被及慰问金8000多元;每年的腊月他都会到周围的村子里去看望家庭贫困的残疾人,了解他们生活的难处,为他们送去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他还资助了4名残疾人儿童上学,每年镇上的学校开学时,他都去学校看看那几个孩子,当他看到孩子们在学校无忧无虑的学习时,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今年的6月份,官渡镇筹办了一个“春雨”助学基金会,主要是帮助那些成绩优异却受困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孩子。正巧余发文在外地进货,不知道到情况。余发文从外地进货回来后,妻子熊梅把这一事给他一说,他连忙赶到镇政府并表示捐款10000元。镇上的领导看到他就说:“老余啊!我知道你最近忙着进货,资金又紧张,就没告诉你。”余发文拉着镇党委书记的手说:“伍书记,这是好事啊,怎么能不告诉我啊,我困难时乡亲们帮助过我不少,我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还是知道要知恩图报,我要是多读几年书,早就是个大人物了,哈哈哈。”
这就是余发文,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优秀残疾人!几年来,他的无私大爱助人为乐的行为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赞誉。余发文还想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办一个福利企业,把更多的残疾人组织在一起,让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自身价值,自强不息、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