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公司残联组织残疾职工观看方言喜剧《海底捞月》
武钢公司残联组织残疾职工观看方言喜剧《海底捞月》
发布时间:2013-05-02 来源:武钢实业印刷总厂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4月28日晚7时30分,湖北剧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武钢残联组织的来自各基层单位20余名残疾职工,他们与其他观众一道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由著名艺术家田克兢、陆鸣领衔主演的大型方言爆笑喜剧《海底捞月》,在笑声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海底捞月》是怀旧剧,讲述的故事时间跨度六十年,从武汉解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到当今的现代化建设。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片段、一个个曾经过往的场景,都会勾起观众会心的一笑,都会触动你内心的哪根神经。剧情从1949年武汉解放当天拉开帷幕,人民解放军已将武汉包围,国民党军队做最后的挣扎,而生活在快活里的国民党安保队长嘎巴子、妓院老板王妈、算命先生载麦子、当铺掌柜闷砣子等,伴随着城区郊外零星的枪声用打麻将来舒缓紧张的情绪。麻将打了一天一夜,此时是最后一把,进入生死大战:手气好的赢了一堆银元,输掉所有财产的嘎巴子把二姨太小翠压上做最后一搏,就在嘎巴子准备“海底捞”时,恰遇老通城的跑堂岔巴子来送豆皮,恰好看到嘎巴子的这副惊天大牌,由于酷爱麻将的岔巴子插了句“海底捞”要“先洗脸、再请财神、还要穿红裤头”的嘴,使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变化,而这才是生活在快活里的几个人啼笑人生的开始。在之后的六十年生涯里,岔巴子和他的街坊们因麻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个不打麻将的年代,每次运动来临,他们总是阴差阳错的打起麻将,而麻将也总能神奇的影响着他们的命运,或拣回性命、或赢得爱情、或失去友谊……本剧通过六十年的麻将生涯,折射出普通百姓酸甜苦辣、大起大落的人生变迁,传奇、爆笑,又让人感慨万千……该剧编排与时俱进,台词中穿插着黄鹤楼、长江大桥、楚河汉街等时尚元素,谢幕时演员动作中还出现了模仿江南Style、航空母舰起飞时引航员的的夸张造型,让观众忍俊不禁,久久不愿离去。
为开拓广大残疾职工视野,丰富残疾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好文体活动进基层活动,公司残联在组织好中国残联“与梦同行”征文活动的同时,经精心筹备,为重残职工配置轮椅并结成安全互帮对子相互关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了这次残疾职工进剧场观大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