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多措并举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
天门市多措并举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
发布时间:2012-07-10 来源:天门市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近年来,天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充分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保障残疾人以平等权利、同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给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较好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全市社会稳定。
一是不断健全城乡低保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坚持了对残疾家庭或残疾个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在农村低保工作中,稳妥地实施了重点保障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特别困难的农村居民。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制定规范的分类标准,适当提高救助水平,确保政策到位、资金到位,建立了物价上涨与低保联动补贴机制,保障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
二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帮助贫困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农村残疾低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对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取消大病住院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对他们在各项医疗保障后仍难以承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残疾人患大病在报销医保或新农合后,个人自付部分仍高达5万以上的医疗救助最高封顶线为1万元,对白血病骨髓移植、人体器官移植医疗费用救助最高封顶线为20000元。对重度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治疗,实施政府、社会、家庭监督服药和管理“三位一体”的救治模式,残疾人医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临时救助,确保因事故、灾害等造成临时困难的残疾人得到快速便捷的救助。
四是积极开展流浪乞讨残疾人救助工作,引导或护送残疾乞讨人员到救助站就受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和生命安全。对流浪乞讨残疾人中的危重病人实行先救治、后救助,直接护送到定点医院治疗或救助站进行救助,积极帮助流浪乞讨残疾人返回家庭和住所地,对查找不到监护人和流出地的流浪乞讨残疾人进行妥善安置。
五是我市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次灾情发生后,我们马上深入乡镇准确掌握受灾残疾人群的基本情况,认真评估分析残疾灾民需救济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统筹解决好冬令春荒期间的残疾灾民生活困难,确保受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同时,优先将住房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和危房改造救助范围。
六是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在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的同时,我们采取发放衣、被、粮油等实物的形式,对重灾户、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等对象中的残疾人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上节日慰问金和慰问品,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是不断健全城乡低保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坚持了对残疾家庭或残疾个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在农村低保工作中,稳妥地实施了重点保障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特别困难的农村居民。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制定规范的分类标准,适当提高救助水平,确保政策到位、资金到位,建立了物价上涨与低保联动补贴机制,保障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
二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帮助贫困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农村残疾低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对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取消大病住院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对他们在各项医疗保障后仍难以承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残疾人患大病在报销医保或新农合后,个人自付部分仍高达5万以上的医疗救助最高封顶线为1万元,对白血病骨髓移植、人体器官移植医疗费用救助最高封顶线为20000元。对重度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治疗,实施政府、社会、家庭监督服药和管理“三位一体”的救治模式,残疾人医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临时救助,确保因事故、灾害等造成临时困难的残疾人得到快速便捷的救助。
四是积极开展流浪乞讨残疾人救助工作,引导或护送残疾乞讨人员到救助站就受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和生命安全。对流浪乞讨残疾人中的危重病人实行先救治、后救助,直接护送到定点医院治疗或救助站进行救助,积极帮助流浪乞讨残疾人返回家庭和住所地,对查找不到监护人和流出地的流浪乞讨残疾人进行妥善安置。
五是我市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次灾情发生后,我们马上深入乡镇准确掌握受灾残疾人群的基本情况,认真评估分析残疾灾民需救济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统筹解决好冬令春荒期间的残疾灾民生活困难,确保受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同时,优先将住房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和危房改造救助范围。
六是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在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的同时,我们采取发放衣、被、粮油等实物的形式,对重灾户、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等对象中的残疾人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上节日慰问金和慰问品,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