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残疾人就业工作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残疾人就业工作

发布时间:2012-07-05 来源:宜昌市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6月27日下午,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建一带领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行冒雨视察了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
      委员们先后察看了残疾人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集中安残的典型——布耐德盲人按摩养生会所,超比例安残先进单位金宝乐器公司及安残工作努力赶超先进的商贸企业国美电器。布耐德养生会所现有职工163人,其中盲人就有142人,占其员工总数的90%以上,其创办人颜昌玉夫妇皆为盲人,还兼任宜昌市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盲人保健按摩老师,已在27期盲人按摩班中培养出学生703名,大多数通过他的推荐实现就业,有的已自主创业,目前已开办盲人按摩店212家;金宝乐器在安置聋哑残疾人集中就业上别具特色,在其安置的43名残疾人中其中聋哑残疾人有37名,整个残疾员工占其员工总数的2.87%,远远超出其应安残比例1.5%。在兴致勃勃地视察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常委们加深了对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了解,掌握了企业依法履行安残责任的情况,对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十分钦佩。
      在金瑞德酒店举行的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常委在听取了市残联、市人社局、市民政、市财政、市地税局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后,一致认为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直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展前景乐观,发展态势良好。但不容忽视的是,残疾人就业工作中仍存在就业规模小、就业能力弱、就业稳定性差及就业歧视现象等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建一对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的明显成绩,如城镇残疾人70%的就业率——领先于全省乃至全国,近年来残疾人就业所呈现出的安置人数众、出台政策多、安排方式好、创新思路明、就业环境优的良好态势给予了充分肯定。
      张主任指出,在残疾人就业发展中,存在着两种错误思想认识:一是有些用人单位宁可缴钱也不安排残疾人,这和设立残保金制度的宗旨相悖离;二是依旧有人认为大中专学生就业都面临困难,哪有能力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问题。
      对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张主任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大力宣传贯彻残疾人就业保护和就业法规政策。通过大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就业促进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提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的保护,消除对残疾人就业的种种片面认识及就业歧视;二是要加大力度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将残疾人公共就业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服务体系并体现优先、特惠原则,在城镇继续推行福利性企业集中安残、分散按比例安残和促进残疾人灵活就业相结合的多种残疾人就业模式;积极促进各类城乡残疾人实现就业;三是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依法实施规范化就业服务,探索宜昌特色的残疾人就业新路子,不断拓展残疾人就业新领域,规范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实施对残疾人零距离、规范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最后,张主任强调,一是“十二五”期间要在政府机关公务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安排残疾人就业中的零突破;二是要在现有“金宝乐器”聋哑残疾人规模就业基础上,探索新方法,出台新措施,实现聋哑人规模就业新发展;三是要在已有探索智力和重度残疾人居家就业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实施政策倾斜,开展庇护性劳动,采取政府采购、回购、拍卖等形式,使这部分残疾人获取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