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残联调研襄阳市“阳光家园计划”工作
省残联调研襄阳市“阳光家园计划”工作
发布时间:2012-06-17 来源:襄阳市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6月8日,省残联教就处处长杨丹珠、副处长李剑峰在市残联理事长周力勤等陪同下,先后到襄城展颜特教学校、新街社区和樊城区旭东路社区、铁路社区、太平店镇朱坡福利院调研我市“阳光家园计划”托养工作。襄城区委副书记胡锃、樊城区副区长李夫勇、政协副主席曹帮臣等分别参加了调研活动。
我市自2009年开展“阳光家园计划”托养工作以来,覆盖面已达全市3区3县3市,建有日间照料站10家,托养残疾人350人;寄宿托养机构2家,托养残疾人70人;居家托养残疾人1857人(其中:重度视力残疾47人、听力残疾1人、言语残疾28人、肢体858人、智力残疾361人、精神残疾401人、多重残疾161人)。共获得中央及省级补贴资金145万元。目前襄城及樊城两个城区有3家托养机构正在筹建中。我市在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下达“阳光家园”计划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组织多次调查研究,及时召开县(市)区残联理事长专题会议,重点研讨全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各县(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此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各级残联通过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进行调查摸底、严格审核标准,坚持“低保”和“无业”两条线,重点把好审核关、公示关,切实把这项惠残工程落到实处。真正使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调研过程中,杨处长先后听取了市、区残联负责人及社区负责人的情况汇报,观看了残疾人的才艺表演和庇护性劳动后,对我市阳光家园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将阳光家园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市自2009年开展“阳光家园计划”托养工作以来,覆盖面已达全市3区3县3市,建有日间照料站10家,托养残疾人350人;寄宿托养机构2家,托养残疾人70人;居家托养残疾人1857人(其中:重度视力残疾47人、听力残疾1人、言语残疾28人、肢体858人、智力残疾361人、精神残疾401人、多重残疾161人)。共获得中央及省级补贴资金145万元。目前襄城及樊城两个城区有3家托养机构正在筹建中。我市在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下达“阳光家园”计划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组织多次调查研究,及时召开县(市)区残联理事长专题会议,重点研讨全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各县(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此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各级残联通过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进行调查摸底、严格审核标准,坚持“低保”和“无业”两条线,重点把好审核关、公示关,切实把这项惠残工程落到实处。真正使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调研过程中,杨处长先后听取了市、区残联负责人及社区负责人的情况汇报,观看了残疾人的才艺表演和庇护性劳动后,对我市阳光家园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将阳光家园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