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采取五个措施 助推残疾人就业
湖北省黄石市采取五个措施 助推残疾人就业
发布时间:2012-05-25 来源:黄石市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黄石市残联坚持以“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工作,在缩小残疾人就业与社会平均就业水平的差距上狠下功夫。五年来,全市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600万元,组织残疾人培训4100人次,新增安排残疾人就业4115人,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得到了省残联的充分肯定。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以“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年”活动为目标, 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培训与推荐就业工作的运行机制。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坚持为残疾人创造培训机会,为残疾人就业储备技能。2011年3月初,黄石市家政服务公司需要20名保姆, 我们就会同黄石市家政服务培训中心对轻度肢体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李会枝等学员被推荐到黄石市家政服务公司实现就业。二是政府“搭台”,残联“唱戏”,坚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这个主渠道不动摇。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以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目的,以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手段,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残疾人就业。喻玥是黄石港区的一名言语残疾人,现年32岁,1999年毕业于黄石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在家待业11年之久,市残联负责人得知情况后,要求就业中心在开展按比例就业工作中作为重点推荐对象,后经反复做工作,湖北师范学院为喻玥提供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找准着力点,保持残疾人集中就业稳中有升。我们与市民政局福利生产办公室保持热线联系,并着力做好福利企业负责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同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同时还把从网安、晨信等福利企业下岗的残疾人重新安排到黄石康源特钢、有色自强公司等龙头福利企业就业,有力稳定了残疾人集中就业的下滑势头。仅2011年,全市共集中安排212名残疾人就业。四是攻克难点,援助困难残疾人就业。针对不同的困难对象,我们通过公益岗位帮助困难残疾人就业。2011年1月,市劳动就业部门为市残联提供180个公益性岗位,实际用于安排社区残疾人专委和阳光辅导员174人,既解决了部分困难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又加强了基层残疾人的组织建设。同时,我们还坚持上门送岗位。2012年2月2日上午,由黄石市残联、市就业局联合举办的黄石市“2012年就业援助月”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在市就业局一楼大厅隆重举行。它吸引了包括美尔雅集团公司、山力大通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湖北美岛服饰公司、青岛啤酒﹙黄石﹚公司、黄石东贝集团太阳能公司等33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提供了33个工种、240多个就业岗位。来自各城区的400多名残疾朋友来到现场求职,经过双向选择,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31人次。五是开发增长点,大力推进残疾人创业促就业。市残疾人就业中心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跟踪后续辅导解决学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创业成功人员给予指导和支持。黄石港区肢残人李太平,经过一个月的充分准备,己经开办了网店,并成功地做了一笔服装生意。西塞山区王义全是一个视力残疾人,5天的网络培训他一天也未缺课。他想在盲人保健按摩店的基础上,规范经营,创新特色,通过网络向社区延伸,上门为重残朋友提供康复服务。经过市残联和区残联的通力合作,他己是我市第一个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湖北省医疗按摩机构开业资格证》申请的残疾人。经过治庸问责的活动后,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我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一是以“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年”活动为目标, 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培训与推荐就业工作的运行机制。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坚持为残疾人创造培训机会,为残疾人就业储备技能。2011年3月初,黄石市家政服务公司需要20名保姆, 我们就会同黄石市家政服务培训中心对轻度肢体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李会枝等学员被推荐到黄石市家政服务公司实现就业。二是政府“搭台”,残联“唱戏”,坚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这个主渠道不动摇。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以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目的,以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手段,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残疾人就业。喻玥是黄石港区的一名言语残疾人,现年32岁,1999年毕业于黄石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在家待业11年之久,市残联负责人得知情况后,要求就业中心在开展按比例就业工作中作为重点推荐对象,后经反复做工作,湖北师范学院为喻玥提供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找准着力点,保持残疾人集中就业稳中有升。我们与市民政局福利生产办公室保持热线联系,并着力做好福利企业负责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同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同时还把从网安、晨信等福利企业下岗的残疾人重新安排到黄石康源特钢、有色自强公司等龙头福利企业就业,有力稳定了残疾人集中就业的下滑势头。仅2011年,全市共集中安排212名残疾人就业。四是攻克难点,援助困难残疾人就业。针对不同的困难对象,我们通过公益岗位帮助困难残疾人就业。2011年1月,市劳动就业部门为市残联提供180个公益性岗位,实际用于安排社区残疾人专委和阳光辅导员174人,既解决了部分困难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又加强了基层残疾人的组织建设。同时,我们还坚持上门送岗位。2012年2月2日上午,由黄石市残联、市就业局联合举办的黄石市“2012年就业援助月”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在市就业局一楼大厅隆重举行。它吸引了包括美尔雅集团公司、山力大通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湖北美岛服饰公司、青岛啤酒﹙黄石﹚公司、黄石东贝集团太阳能公司等33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提供了33个工种、240多个就业岗位。来自各城区的400多名残疾朋友来到现场求职,经过双向选择,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31人次。五是开发增长点,大力推进残疾人创业促就业。市残疾人就业中心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跟踪后续辅导解决学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创业成功人员给予指导和支持。黄石港区肢残人李太平,经过一个月的充分准备,己经开办了网店,并成功地做了一笔服装生意。西塞山区王义全是一个视力残疾人,5天的网络培训他一天也未缺课。他想在盲人保健按摩店的基础上,规范经营,创新特色,通过网络向社区延伸,上门为重残朋友提供康复服务。经过市残联和区残联的通力合作,他己是我市第一个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湖北省医疗按摩机构开业资格证》申请的残疾人。经过治庸问责的活动后,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我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