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弦月之美 >> 正文

爱心付出只为残疾人过得舒心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大冶市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叶婆婆,我来喂你吃饭了。”“叶婆婆,今天身体好多了吧?”在大冶市残联残疾人医养中心,经常会听到护士或者护工这样亲切地与残疾人患者交流,尽管她们口中的叶婆婆是名植物人,无法回应她们。

初衷:让残疾人有质量地生活

大冶市残疾人医养中心设在市残联五楼,目前中心共有两名护士、五名护工,为在中心医养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等多元化服务。这七名护理人员中,年纪最小的女生今年才20岁,年纪最大的护工57岁。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让在中心医养的残疾人过上有质量的生活,让他们的家属满意。

护士吴海青就是其中一个,她今年23岁,两年前从大冶卫校的护理专业毕业。谈及为何会在残疾人医养中心工作,吴海青告诉记者,她喜欢跟老人接触。“以前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就经常看到一些老人、残疾人没人照顾,觉得他们很可怜,”吴海青反而觉得跟老人接触能学到很多,有空的时候她便会去照顾这些老人,与她们聊天。

今年6月份,吴海青来到残疾人医养中心工作,成为了一名护士。虽然她的日常工作是为医养中心的残疾人量血压、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但她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跟其他护工一起,为患者喂饭、洗澡、洗衣服。

叶婆婆名叫叶水开,8月份从黄石转到医养中心。因为是名植物人,老人的吃喝拉撒全由护士和护工照料。每四个小时,吴海青和其他护工便会给老人喂汤、榨果汁,以保证老人的营养;每两个小时便为老人翻身擦洗,保持干净。正因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老人身上的褥疮已基本痊愈,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

坚守:让残疾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不仅是吴海青,护士长陈定飞和其他护工对待医养中心的患者,也是如亲人一般。记者前往病房时,恰巧看到一名护工正为患者洗澡,洗完后为老人穿上衣服又将她扶到床上,全程轻声细语动作轻柔。

护士长陈定飞告诉记者,每名护士和护工上岗前,她都会教导他们耐心对待患者,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便要爱这个岗位,要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陈定飞不仅仅是这样对其他人说的,她也是这样做的。

之前有个患者叫宋建华,高位截瘫又患有褥疮,其妻子也是残疾人,由于儿子在上小学,照顾不过来便将宋建华送到医养中心。宋建华的下半身没有知觉,排便经常成问题。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宋建华告诉护士他已经几天没有排便,血压也有升高的迹象,护士便为其开了通便的药,岂料第二天他还是没有排便。

陈定飞便为他按摩腹部并进行热敷,然而宋建华还是没有排出来,陈定飞只得戴上橡胶手套,在滴了开塞露之后,给宋建华抠大便。“我并不觉得脏或者恶心,他们排出来了一身轻松,我也松了一口气。”

在陈定飞的带领和教导下,年轻护士和护工们都会这样为患者排便,毫无怨言。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会在精神上为患者送上家的温暖。上个月,一名患者生日,护理人员为其买了个生日蛋糕,还为他开了个小聚会,老人开心得不得了。

宋建华出院后,为托养中心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医德高尚,技术精良,关怀患者,情暖人心。这是对医养中心所有护理人员的最好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