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善霖民情日记
围绕出台《实施意见》 做好残情走访调研
发布时间:2015-03-06 来源:黄冈市黄州区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2月14日,星期六(腊月26日),小到中雨。
今天早上七点乘坐19路公汽到黄冈市黄州区路口街上镇政府下车,顺着小道前往驻点村黄冈市黄州区龙家丛林村方向走去,路过路口棉花采购站,顺道进入邱弄村五组,踏进塆头,停下脚步,看了看,打开大门的人家并不是很多,户外活动的人更少,这倒使我吸了口冷气,既然进了塆,还是继续向前走,走了几户就迎面碰到一位老人,看上去有70多岁;我就立即上前打过招呼,您好!,去攀谈几句;老人反问:“找谁?”,我回答:“是路过,进塆里看一看。”老人不客气地说:“一大早有什么好看的。”我意思到老人有安全意识,马上作了解释,想利用休息时间了解一下民情,老人马上改变了态度,语气便缓和许多。才知老人是准备到自家菜园弄点萝卜、白菜,供家人食用。当我问起塆里户外活动人不算多时,老人介绍说:“塆里按说有100多号人,青壮并出外打工的多,回来过年只有一部分,在家想睡一下,还有未回,在家里都是老弱病残,起早也没有什么事干。”
那您老家里有多少人呢?老人回答:“过年家里有10个人,平时就没有这么多,儿媳们出去打工,孙子去上学,只有我和老伴在家。”家里一年收入有多少呢?老人回答:“儿女都有自己的家,赚点归他们自己,我和老伴在家里种点田,种的粮食只够吃;农闲在附近做点小工,应付赶情搭礼,几乎花的差不多,平时根本没见到钱,在农村我和老伴身体还算硬朗,没有要儿女们出钱养就算不错了。身体差的老人连饭都没有吃到。”
您们塆(小组)有没有比较困难的家庭?老人回答:“确实有几户,原因有的因病,有的残疾;虽然说党有好政策,种田不交公粮,还有补贴;家里缺少劳力,有田种不了,田地都荒了,长草了,没有粮食吃饭都成问题。“
这时小雨越下越大,按照老人指的方位,我走进了精神病残疾人徐长线的家,从简易平房外表一眼就可以看出,比正常人的房子要差很多;进屋看见一位大约七旬老人在清理打扫之类杂活,这应该是徐长线的婆婆,看见我进了他们家,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上前搭话,我说明了来意只是看一看残疾人家庭情况。在老人的示意下,叫我坐;我观察了一下,堂屋里只有一方老式餐桌,两条长凳,有一条凳子只有三条腿,另一条凳子坐上去发出要倒的叽叽响声;再只有靠在角落的生产工具锄头之类,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徐长线的婆婆介绍:“家里有4口人,儿子(徐长线的丈夫)在外打工,一次事故死亡;儿媳得病就是儿子的去逝,精神受刺激很大,现在时好时坏,犯病时,儿女都不认识;两个孩子有一个上学,有一个辍学,打工年龄太小,帮助做一些农活,他妈妈要照看,在家里种一点田,农闲在附近做点零工,没有办法;种田生产的粮食只够吃,连田带地虽然有5亩多,投入不够,产量不高。打小工赚点钱,享受低保,儿媳买药都不够;这些年多亏有了党的好政策,儿媳每年都能拿500元精神病免费服药救助,年底还有600元的特困救助,穷就穷在儿媳的病上,不能赚钱,反而天天吃药用钱;我盼望能把儿媳的病治好,料理家务就心满意足了。”我问“春节快到了,年办齐了吗?”“救助款要留给儿媳春天发病买药。”徐的婆婆回答。听完徐长线婆婆的诉求,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安慰地说,“徐长线的病会好起来,孩子长大会好起来,有党的好政策,一切都会好起来。”我掏了两百元放在桌子上,希望买点鱼和肉,让孩子过好年,然后离开了徐家。
雨慢慢下小了,出了徐家,感觉到一丝丝凉意,也许是我的心凉了吧,出了村头,又走向另一个塆。上午分别走访了邱弄村五组、社庙坡、丛林塆三个村民小组的龙秋平等5名残疾人家。下午,又走访了龙家丛林村的解放塆等小组,分别走访了龙细谷、龙昌将等残疾人家。
想利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到附近农村残疾人家走一走,拉一拉家常,是上个月在湖北省残联开会就决定的事。湖北省残联会议传达了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和《副省长甘荣坤对湖北省残疾人工作批示》。这次会议主题: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惠及广大残疾人,努力让残疾人共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作为黄州区残联主要负责人,怎样做到不拖全省、全市的后腿,确保《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实实在在的落实,首先由做到以客观数据的说服力,推动黄冈市黄州区政府出台我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为此,我们残联一定要做好前期调研,并用好《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残情大调研成果,为我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经调研数据显示,黄冈市黄州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格外”的要求,重点瞄准贫困、儿童、重度、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和农村残疾人群体,在“格外”上下功夫,加大投入,持续地、不遗余力地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黄冈市黄州区仍然存在七个方面的服务短板,一是围绕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努力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不够;二是以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和辅助器具适配为重点,实施“省0-6岁工程”等系列服务工程,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满意的康复服务还有差距;三是开展儿童残疾规范筛查工作,加大对残疾儿童的筛查力度,严把残疾预防和康复质量两个关口,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仍有待提升;四是要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重点解决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就学问题,推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特殊教育不全面;五是大力实施“阳光家园计划”,资助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接受托养服务,建立健全以区本级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居家托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制还需再加力度;六是进一步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强化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权益维护,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还需再加努力。七是《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残疾人纳入精准扶贫,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创新残疾人扶贫工作,仍然存在着制度衔接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