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弦月之美 >> 正文

——记湖北省秭归县第四届“十佳创业”之星李德兴

在大山里引领群众实现致富梦想

发布时间:2014-03-31 来源: 阅读次数:【字体:


 

[阅读提示]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负有爱心,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硬汉子,一个愿与大山为伴,引领乡亲们一道共同实现致富梦想的人……

他就是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倒座铺村村民,秭归县种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秭归县第四届“十佳创业”之星获得者李德兴。

出身贫穷 磨厉他身残志坚的意志

俗话说,穷家的孩子早当家。六十年代出生的李德兴,由于兄弟姊妹多,加上所在地自然条件差,对于祖祖辈辈靠种地生活的他来说,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李德兴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在兄弟姊妹中相比。他算是比较聪明的一个,脑子很灵活。十几岁就开始学着在乡村里做小买卖。开小商店,搞运输到发展开小煤窑、当老板,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的前行。他深知,再苦再累,再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甚至受人嘲笑等等,一切都是对他自残志坚的一种磨炼。

深山创业 引领群众种药材发“药”财

李德兴在经过10多年自强不息的拼搏后,不仅在人生的路上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为自己创造了一定的财富,收获了家庭,事业上的成功与喜悦,城乡有房、有车、有门店,还经营有实体,日子过得很是富裕,生活无忧,可以休息,安度晚年了,对于年愈5旬,又身为残疾的他可不是这么想的,自己日子好过了,算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周围群众是不是都过上好日子,李德兴说。

早在2010年,他通过在安徽省亳州市药材市场考察后,认为秭归县沙镇溪与毗邻的乡镇两河口镇薛家坪村适宜种植白芷、白术、玄蔘、丹皮、白芍、大力子、母本等药材,且又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统转,劳动力转移,同时,发展中药材种植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农村土地抛荒问题。

当年,在秭归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创业指导中心的帮扶下,筹资11万元创业小额贷款,注册成立了秭归县神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此开始他立志在深山创业,引领群众种植药材,发“药”财的创业致富之路。

近三年来,在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创办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由当初入社的农户不足100户,发展到现在的300多户,入社社员近700名,有效利用农村抛荒土地和土地流转1100亩,年经营收入突破30万元,带动辐射毗邻两河口镇1000多户农民增加收入20%以上,农民从中受益,得到了实惠,一大批农民在家门口偿到了种植药材发“药”财的甜头。


扶残助困 让弱势群体活得有尊严

作为自己身为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疾苦的他,近几年来,富裕后的李德兴坚持扶残助困弱势群体。涉及残疾人,困难群众,下岗职工,困难学生,孤寡老人及孤儿近百人。无偿扶持资金、技术、种子、农药、肥料、发展生产,资助上高中直至大学毕业的学生,为福利院老人送药送物资、捐款近10万元。由他资助的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教师。然而,就在李德兴这些善举和一个个行动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前,也有人不思其解,甚至当着李德兴的面说,你到底图个啥?而他却这样回答说,我不图什么,图的就是要让这些弱势群体能和他一样生活能自立,活得更好,更有尊严。

李德兴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早晚就会穿梭在残疾人、困难家庭和福利院里与他们进行思想上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发展生产,鼓励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时间长了,思想上有什么想法的,也都愿意跟他讲,把他当知心朋友,不少自暴自弃,对生活报有无望的想法也自然消除了。

与此同时,作为秭归县政协一名优秀政协委员的他还不忘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和义务,广泛与在外近百名务工人员建立了广泛联系,向远在外地的有识之士宣传秭归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供相关创业项目,扶持政策,鼓励他们返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身残志坚,创业有道,李德兴通过立志在大山创大业,引领一方群众实现致富的梦想,坚持扶残助困,让弱势群体活得更有尊严的事迹,在屈乡大地广为传颂,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连续四年当选为秭归县政协委员,先后荣获秭归县模范政协委员;秭归县首届“十佳残疾人自强”模范;秭归县第四届“十佳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在荣誉面前,李德兴说,秭归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的太多,他对社会的贡献太小了,他表示,只要能动弹,扶残助困的脚步会坚持走下去,一定把引领更多群众实现致富的梦想作为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