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助人乐
发布时间:2012-03-12 来源: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百闻不如一见。他五官端正,西装革领,英俊潇洒,宽幅眼镜,看不出有45岁,更不象身体残疾的人。当他热情站起来接待客时,才发现他十分吃力,左腿不便,走路不稳。我连忙上前扶他,叫他“快坐着,莫起来”,他淡然一笑地说“没什么,习惯了”。
鲍海涛就是凭着这股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曾取得麻城一中文科高考第八名的佳绩,可惜因为身体原因被拒录,转而就读黄冈财校学习财会专业,毕业后经历多年煅练,终于走上今天这个光荣神圣的岗位14年了。
14年来,鲍海涛怀着一颗对残疾人的真情实感,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服务,有求必帮。2000年3月初,他刚担任信访员不久,就收到残疾人胡早阳来信,称因先天残疾,20多岁自己不能出门,最大愿望是有一张轮椅。鲍海涛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十分着急,立即回信答应满足要求。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轮椅指标少,需要先登记,情况要核实,服务要跟踪。鲍海涛拖着病腿,到处说情求情,打动人心。不久就联系政府、残联领导一起,把捐赠轮椅送到胡早阳家中。胡早阳及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特向残联赠送了“今生永铭记,身残沐党恩”的锦旗。鲍海涛和胡早阳从此成了好朋友,如今一直保持联系。鲍海涛鼓励胡早阳自强自立,自食其力。
2005年4月,麻城市委政府开展“查禁三车”行动,涉及到很多以“麻木”营运为生的残疾人。鲍海涛想残疾人之所想,深入残疾人“麻木”司机当中,访民情,听意见,出建议,找岗位,确保了政府禁麻工作顺利完成。残疾人龚伟军不开“麻木”有事做,感激地称他是“救命恩人”。
2008年8月中旬,一位80多岁的残疾奶奶找到鲍海涛,要向他下跪,感谢他千方百计联系福利厂解决了她聋哑孙女的工作。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这只是摄取的几个镜头。
鲍海涛就是这样上为政府分忧,下为残疾人解愁,兢兢业业乐为残疾人办好事做实事。14年来他接待残疾人信访5000多人次,给残疾人回信300多封,每年给残疾人捐赠衣物,经常性地为上访残疾人垫付餐费和返程路费。他的通讯本写满了残疾人的电话号码,和许多残疾朋友建立了长期密切深厚的感情。残疾人有事没事都爱到他办公室或家里坐坐,说说话。有的提着礼物上门感谢,他坚决不收,好言拒绝:“要感谢就感谢党,我做的是本职工作,应该的”。
鲍海涛不仅全面扎实做好帮助残疾人困难对象的份内事情,而且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用在助人为乐、爱心救助活动上。2010年,为了救助龟山镇花桥河村身患绝症的农家女子魏霞,他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和一群爱心人士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救助活动。不顾腿疾难行,不分白天黑夜,精心出谋划策,亲自撰写文稿,在各种媒介上宣传,在烈日下组织募捐。先后10多次前往魏霞家中,两次前往武汉医院探望。多方跑路联系,成立麻城市爱心救助会,给魏霞送去收音机。救助魏霞行动获得巨大成功,得到上百家媒体关注报道,极大地提升了麻城人的美誉度。鲍海涛也从中获得了快乐,更新了观念,坚定了意志。多次接受《湖北日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采访,并毅然填写了捐献全部器官的志愿卡,决定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
为了救助癌症晚期的盐田河镇残疾人鲍惠珍,鲍海涛放弃休假时间,两次驱车40多公里到她家看望,联系民政、残联和她老乡对她进行救助,联系爱心朋友安顿她女儿的生活、学费、工作。鲍海涛还组织救助了身患白血病的程龙富的儿子多多,患病的肖利峰、徐心宇,身患绝症的冯晓薇、冯伟东姐弟,身患再生性障碍贫血的张婕等等危困病人。2011年春节前,鲍海涛主动积极参与了民间“暖冬行动”,募集寒衣,看望乡镇贫困户和残疾人,为农村福利院孤寡老人送去温暖。2011年10月29日,龙池办事处沙河村无臂残疾人李万霖给麻城市残联送来感谢信,感谢鲍海涛。原来鲍海涛不仅多次给予李万霖精神上的鼓励,而且组织相关部门、爱心人士关爱帮助李万霖就业,给李万霖送去电脑、手机等物品。
好人有好报。鲍海涛的爱心赢得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妻子贤惠开朗,承担家务重任和各种压力,被他戏称为“今生唯一的情人”。聪明伶俐的女儿以高分考入重点大学就读,以父母为榜样。鲍海涛还志趣高雅,热爱写作围棋。已发表各种作品数百篇30多万字,出版诗集《诗棋人生》,受到中华诗词学会专家领导好评。作为业余四段的围棋好手,多次参加运动会比赛获奖。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鲍海涛身残志坚,笑对人生,14年来默默无闻地做好事、行善事,乐于助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感恩,更是人生价值的升华。他常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爱心救助,永不言弃!”“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廉洁奉献”。麻城市残联纪委书记周邠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