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弦月之美 >> 正文

十八年的执着与坚守

发布时间:2012-03-02 来源: 阅读次数:【字体:

   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是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更为迫切、更为艰巨。帮一个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往往就帮一个困难家庭找到了出路和希望。

    胡乔森,武汉市新洲区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部主任。从事残疾人工作十八年来,他立足本职岗位,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一直在不辞劳苦的为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的相关问题而奔走、而默默地无私奉献……

    他叫王红伟,是邾城街的一名残疾人,因金融风暴企业不景气而失业,多处求职均无结果。最后他来到了区残联,找到胡乔森,向他求助。在详细了解王红伟的具体情况后,胡乔森先后与多家用人单位沟通,最后成功将王红伟推荐到区邮政公司上班。

    为了帮助更多的象王红伟这样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胡乔森摸索着建立起了一个残疾人培训加就业的新机制,有针对性的对残疾人进行诸如订单式培训、种养殖业培训、机械和缝纫以及电脑操作培训、盲人按摩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变“输血”为“造血”,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再通过集中安置、分散按比例安置、公益岗安置、专场招聘会双向选择安置、组织劳务输出、个体创业等多元化途径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从而为残疾人就业搭建了一个平台。

    同时为了帮助残疾人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胡乔森同志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为残疾人留意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为了让企业了解国家关于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安置更多残疾人就业,他经常和同事一起,分片区到企业深入宣传,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一次次不厌其烦地逐一走访,以残疾人工作的具体事例让企业相信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就连个别开始漠视残疾人就业的企业老板,也被他的坚持、认真和耐心感动了,开始逐渐了解政策并积极行动,乐于接纳残疾人就业。为了帮助残疾人稳定就业,胡乔森同志还经常和已安置就业的残疾人及其所在工厂负责人联系,了解残疾人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在胡乔森同志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区残联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部累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3期(次),培训各类残疾人1069名,帮助500余名残疾人实现了各种形式的就业。

    胡乔森还不满足于为残疾人找到一个就业的位置,更多的时候他是鼓励残疾人大胆创业,他希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也能当上老板。

    罗秋莲,家住邾城街的一名肢体残疾人,她丈夫也是一名残疾人。以前他们都曾补过鞋,开过电麻木。2003年城关禁麻后,他们一度失业,靠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残疾补助金过日子。他们也想创业,2009年8月他们找到胡乔森寻求帮助,胡乔森在看了他们的项目计划书后当即表示支持,随后又为他们争取到了5万元的创业小额贷款,罗秋莲的“捷诚汽修店”顺利营业了,生意一直很火红,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舒适。在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夫妻俩决定继续投资其他行业。去年12月份,在邾城市场南门口又开了一个擦鞋店,生意也很不错,还安置了2名残疾人就业。

    现在像罗秋莲这样在残联的扶持下自主创业成功的残疾人已经达到71人,还带动了一批残疾人就业。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推进残疾人就业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其中对没有达到安残比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则是一项难点工作。胡乔森并没有被这个困难所吓倒,他一方面充分调动区残联劳服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对地税代征的协调力度和对企业安置残疾人的年审力度。在征收工作中,他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手段,取得了显著效果,残保金征收总额逐年递增,增长率居全市前列。

    胡乔森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怀着对残疾人事业的满腔热忱,务实进取,开拓创新,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负责的残疾人就业工作还曾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区(县)”等荣誉称号。18年的执着与坚守,胡乔森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默默影响着他身边的同事,同时也为广大残疾人带来了更多阳光般的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