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理论交流 >> 正文

江汉区残联探索把党支部建在残疾人专门协会的工作新模式

抓党建带残建 保稳定促和谐

发布时间:2012-05-18 来源:江汉区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李源潮同志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领导核心责任,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基层基础,不断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实效,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如何加强党对广大残疾人的领导、教育和关怀,以抓党建带残建,确保残疾人队伍的稳定和谐,是区残联一年多抓基层党建的主要抓手。江汉区有三万残疾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68%,涉及到近1/5的家庭。近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因身心残障,残疾人仍是社会生活中的困难群体,残疾党员难以完全融入社区和单位党组织,残疾人队伍总体素质依然偏低,“三车”非法营运、“占道乞唱”引起的不稳定时有发生。江汉区残联在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的支持下,通过“以党建带残建,保稳定促和谐”,加强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管理与服务,探索把党支部建在残疾人各专门协会中的工作新路子,具体情况如下:
      一、务实创新,积极探索在区级残疾人专门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新模式。
      为了加强党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促进全区残疾人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党员身份,区残联党组决定先摸清“家底”,准确了解和掌握全区残疾人中党员基本情况和总体人数。经摸底调查,江汉区现有残疾人党员194名,预备党员10名。其中,肢体残疾人党员141人,视力残疾人党员39人,听力言语残疾人党员8人,精神残疾人党员6人。在弄清“家底”,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探索条块结合,互相促进的残联组织党建新模式。2010年6月,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组织建设的相关规定,经江汉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批示,区残联建立党组指导下的机关党总支,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分别为:江汉区肢残人协会党支部、江汉区视力残疾人协会党支部、江汉区听力语言残疾人协会党支部、江汉区残联机关党支部。推荐区肢残人协会党支部为区级“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针对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无自主行为能力,区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智力残疾人亲友协会均以党员亲属作为协会主席,实现了党组织对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的领导、教育和关怀的全覆盖。
      二、夯实基础,“三个强化”走出残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全区残疾人基层党的组织基本建成以后,区残联针对残疾人群体的思想、生活实际,以抓残疾人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强化理念引领和强化服务措施,积极探索残疾人群体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强化组织建设。针对残疾人党员身体残障、心理因素和家庭生活等现实状况,江汉区残联成立残疾人党员情况调查工作组,拟定方案,专门调查分析残疾人党员情况。经过统筹协调、周密部署,区、街、社区层层发动,逐户上门登记,全区残疾人党员详细信息得以迅速汇总,并于2010年第二季度初,建立残疾人党员信息库。区残联还通过发文,选聘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残疾人党员充实到残疾人协会领导班子当中,提高了协会的战斗力;推荐部分残疾人党员担任社区残疾人工作协理员和专门协会的街道工作联络员。
      2、强化理念引领。为切实发挥残疾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区广大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建设,区残联紧密结合江汉区残疾人工作实际和残疾人队伍的现实状况,确定了“在党旗下携手,共建和谐江汉”活动主题,明确提出“三比三争”这一响亮口号,号召全区残疾人党员、残疾人入党积极分子、残疾人骨干、社区残疾人协理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比意志,争当自强的模范;比作为,争当自立的模范;比情操,争当自律的模范,带动残疾人群体积极投入和谐江汉建设。万松街重度肢体残疾人党员谢建平下岗后曾一度消沉自卑,在“三比三争”的理念影响下,通过党组织的关心和教育,他重拾信心,目前已经营一家金银饰品公司自食其力、服务社会。
      3、强化服务措施。区残联以提升残疾人党员主体意识为着力点,组织开展了创业项目竞赛、各类培训班、交流会等系列活动。组织卫生部门为全区171名残疾人党员进行免费体检,体现党组织对残疾人党员的关爱;举办江汉区肢残人“三车”车主法制教育班,开办江汉区聋人法律文化知识培训夜校,引导残疾人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开办残疾人手机维修培训、工艺制作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班,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举办区肢残人自主创业经验交流会,大力培植、宣传残疾人自主创业明星;发起向特困肢残人募捐献爱心活动,营造互助自强、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为加强业务指导,区残联机关支部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五个一”联系点活动,即一个党员干部对口联系一个街道残联、一个社区残疾人协会、一名贫困残疾人、一名困难党员和一个残疾人创业示范岗。
      三、结合实际,“五项举措”凸显残疾人协会党建工作的新抓手。
      江汉区残联党组在抓党建带残建的工作实际中,紧密结合中央七号文和国务院十九号文提出的“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思路,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残疾人群体和谐稳定工作的新思路,充分调动各专门协会党支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探索为残疾人专门协会党支部搭建工作平台、建立网络、参与普法、保障经费、履行职能五项举措,凸显残疾人协会党建工作的新抓手。
      1、搭建平台,为协会党支部参与全区残疾人工作的管理服务创造条件。从2010年开始,区残联建立了全区专门协会党支部委员和残疾人骨干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台轮流坐班制度,配合参与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的处置工作,随时了解残疾人各类困难诉求,参与区残联的民主管理。目前,已建立了一整套坐班接待、登记、办理等制度,对残疾人思想动态和重大事件做到随时向残联汇报,实现了上下通气,协调联动,及时掌握和化解各类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截至目前,协会党支部坐班接待共配合区残联处置信访维稳、维权问题107起,化解盲人集体上访、家庭纠纷、困难诉求等一般性事件127起,成为区残联信访维稳的重要力量之一。
      2、建立网络,为协会党支部履行职能、参与管理、夯实基础。在区残联的指导支持下,残疾人专门协会党支部在全区十二个街道建立了工作联络员,在116个社区以现有在岗的残疾人协理员兼任各社区专门协会服务员,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协会工作联络服务网络体系。区、街、社区三级协会工作人员在党支部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类残疾人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和慰问工作。盲人严祥钢,是位伤残军人,因财产纠纷,其妻闹离婚。区视力协会党支部及时与街道残联、社区党组织协调,为严祥钢联系律师上门宣传相关法规,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并联系法院上门取证、调解,开导其妻,力劝他们不计前嫌、共渡难关、尽心呵护家庭。严祥钢和妻子陈惠芳非常感动,感谢区残联和协会党支部能将残疾人家庭琐事当成大事具体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夫妻言归于好,家庭恢复平静。专门协会党支部还建立了结对帮扶、定期交流座谈、年节慰问制度。区肢残人骨干陈健枫患脑瘤动手术,家庭经济难以承受,区肢协党支部立即发起捐款活动,五十多名残疾人党员、骨干踊跃捐款,共为其募集一万五千余元,缓解了陈建枫的治病困难。全区“三车”车主有很多特困家庭,区肢协党支部组织定期座谈,了解实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区残联的支持下,协会党支部委员对这些特困家庭夏天送绿豆、白糖,冬天送棉被、米和油,增强了协会党支部在残疾人群体中的感召力、凝聚力。
      3、加强普法,抓好协会党支部参与残疾人重点难点工作的切入点。江汉区全区3万残疾人,肢残人占56%,人数多、复杂问题多,矛盾困难多,部分人从事“三车”非法营运、占道乞唱,无视法规集群闹事“维权”。区残联发挥协会党支部教育引导的作用,在“三车”整治中效果明显。一是收集掌握全区278名残疾人专用车车主基本情况,并逐户发放《致全市残疾人代步车主朋友的一封信》1350份。二是肢残人协会党支部举办残疾人代步车车主法制教育班。三是协调筹措就业岗位安置三车车主。四是积极配合参与市、区综合执法活动,先后三十余次参与整治行动,同时派出七名肢残人党员骨干每天轮流到停车场配合“三车”执法,协助依法处理代步车513台次,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肯定。五是肢残协会党支部利用其基层联系网络配合政府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残疾人车主遵纪守法、服从管理,抵制非法营运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帮困和依法维权并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维护和谐与稳定;坚持开展“怀感恩心,做守法人”法制教育活动和“五学”活动,促进残疾人做“学法、懂法、守法”公民。通过协会党支部的积极努力,全区肢残人参加普法教育、法律咨询和专项法规培训的人数达2300余人次,直接受益于法律援助的残疾人有18人,挽回经济损失12.5万元,维护了合法权益。肢残协会党支部在普法工作中还发挥贴近残疾人,沟通交流方便的优势,把一些违法行为、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4、保障经费,为协会党支部参与信访维稳工作提供物质和经费保障。近年区残联在专门协会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中,一是为各专门协会党支部提供了专门的办公室、办公桌椅、办公用品和会议活动场所;二是为参与轮流坐班接待的协会党支部书记、骨干提供电脑、电话、传真等工作条件,专门在每个协会1万元年度工作专项经费中安排一部分作为参与坐班接待协会工作人员每月的交通和通讯补贴;三是对协会党支部书记、骨干因病住院、家庭重大事项比照区残联机关人员慰问标准,及时进行慰问,并逢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举行座谈会,赠发物质慰问品;四是对协会党支部骨干参与重大信访维稳工作合理安排加班误餐补贴;五是组织协会党支部骨干举行红色旅游活动,促进各协会党支部党员、骨干的感情交流,也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为协会骨干参与残疾人信访维稳工作提供了经费物质保障,调动了协会党员、骨干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5、加强锻炼,在重大维稳工作中发挥协会党组织的特殊作用。我区残疾人胡晓玲意外死亡事件最终圆满处置,突出表现了残疾人专门协会党支部在信访维稳中的特殊积极作用。2011年,胡晓玲在前往三中队取车时因病死亡。其家属无法接受,出现过激行为。死者的残疾朋友不明真相,聚集于水塔街长健社区逝者家中。区残联知情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要求肢协党支部到现场配合处理问题,肢残人协会党支部一般人吴建梁、朱筱萍、李丽萍、杨元比等日夜守候在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胡晓玲家属及其残疾朋友感受到了党和组织的关心,最终配合街道及时处理好善后事宜。区残联竭尽全力地为残疾人解决问题,协会党支部特殊力量的充分发挥,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逝者家属及其残疾人朋友的满意。在中山公园乞唱扰民事件中,协会党支部党员骨干上门了解情况,解决困难,争取了20多名闹事残疾人理解和配合,及时协助市园林局妥善处理了该事件,并受到好评。江汉区中心百货残疾人集访堵门事件、市政府门前“三车”车主集体上访事件等,我们均以残疾人协会党支部为骨干参与维稳工作,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使协会党支部骨干能在重大维稳、突发事件中,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发挥了特殊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彰显特色,基层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呈显新成效。
      江汉区残疾人专门协会党组织在工作上结合实际,彰显特色,把凝聚人心,增强党在残疾人群体中的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集中精力抓活动,抓教育、抓和谐、促成效。在建党九十周年前夕,区残联党组组织专门协会党支部开展了几项大的活动,一是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组织全区九十多名残疾人党员到洪湖祁家湾革命遗址参观学习,畅谈感想,交流各协会支部的工作亮点和特色,起到了相互激励的作用。二是举办“全国两岸十七城区聋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等五十多项规模内容不同的残疾人群体活动,激发了全区194名残疾人党员亮身份、做表率、结对帮扶、互助共强、自强创业、遵纪守法、维护和谐稳定。全区残疾人党员中涌现了荣获联合国微型创业奖的陈水清、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兆林、获国家两项专利发明的姜惠林等残疾人党员自强先模。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调动了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2011年全区新发展残疾人党员9人,武汉市“虹桥热线”创始人庄美凤、“江城八怪”之一叶雕怪才林娜等50余名残疾人积极分子向党组织庄严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是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毛建东等十名残疾人党员为江汉区首批“残疾人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省十大杰出自强模范、楚天音乐广播总编主任李筠作为其中一员,现场宣读《倡议书》:倡导全区残疾人体弱志不弱,身残志更坚,通过自身努力,回报社会,服务人民,为构建和谐江汉作出自己的贡献。四是通过肢残人协会党支部的倡议,在全区残疾人党员中,开展评选和谐家庭活动,把评选和谐家庭活动作为维护残疾人队伍和谐稳定的重要方式,引导残疾人争创和谐家庭,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目前已初步评选出盲人党员周萍夫妇(相互搀扶,相濡以沫,苦钻盲人电脑技能,使周萍成为合格的盲人电脑教师)等十个和谐家庭,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江汉区残疾人专门协会党支部的组织、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均取得了初步成效。残疾人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了残疾人群体的领导,实现了抓党建带残建的根本目标。下一步,拟将继续探索残疾人专门协会党支部自主培养发展残疾人党员的党建新思路,逐步实现邓朴方同志关于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残疾人和残联组织在社会上活跃起来的“三个活跃”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