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残疾人建一个阳光家园
为残疾人建一个阳光家园
发布时间:2012-06-01 来源:湖北日报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1959年出生的周华,因小儿麻痹症下肢残疾。他说,我是一名残疾人,更能切身体会残疾人的困苦。
2003年10月,周华当选为武汉市硚口区残联副理事长,兼任区残联机关党支部书记。当年,武汉开展包括对残疾人营运三轮车在内的“三车”整治活动,硚口近千名残疾人车主生活受到影响,频繁上访。周华忍着行动不便的痛楚,带领残联干部跑遍了硚口区的130个社区,一边以朋友的身份宣传和调解,一边就残疾群众反映的困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予以切实解决。
硚口区宗关街重度肢体残疾人任永超,完全依赖跑麻木维持生活。周华上门做工作时被反问:“你也是残疾人,咋就不替我们说话?”周华耐心向他宣讲政府的优惠政策,又拄着拐杖到民政局、房管局,为其争取提高低保金、联系廉租房。看到周华所做的一切,任永超感动了,表态听从政府统一部署。
2009年,周华被任命为硚口区残联理事长。他说,残疾人困难之多,多到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做残疾人工作都必须精通;残疾人工作牵涉之广,广到和政府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有关联;残疾人工作之特殊,特殊到既要代表又要管理,既要当公仆又要当家人;残疾人工作之急,急到特殊群体的困难刻不容缓。
智障女孩李茜母亲早亡,父亲也是重度智障,她未来的生活一直是亲友最大的担忧。周华想,能否整合各方资源,建设一个托养智力残疾人的机构或平台,长效解决这些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
2010年,周华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全国残疾人“阳光家园”示范区,并结合硚口实际探索了实行购买服务、精神抚慰、专项津贴、特殊护理、志愿者服务的5种托养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建“阳光家园”5个,全区托养残疾人1461人,集中托养170人,形成了立体的阳光家园服务网络。
智力残疾人在“阳光家园”内,通过老师的指导,生活或工作技能不断提升,先后有10余名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李茜经汉绣大师黄春萍的精心指导,其汉绣作品荣获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金奖。硚口区也荣获全省首批“阳光家园”示范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