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一年第六期
二〇一一年第六期
发布时间:2012-05-02 来源:湖北省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情况反映
二〇一一年第六期
(总第139期)
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2011年11月7日
编者按: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的核心内容。基层残疾人组织是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为了进一步夯实我省残疾人事业基础,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2009年,省残联党组理事会根据全省基层残疾人实际,审时度势,提出了以残疾人基层组织、基本队伍、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基工程”建设重点项目,中央和省级两级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全力实施,使之成为推动我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的三大品牌工程之一。在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是建立残疾人基本队伍的重要举措。两年来,各级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采取各种方式选好、配齐残疾人专职委员,增强了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力量,促进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从两年来的实践看到,残疾人专职委员在密切联系残疾人,及时掌握残疾人情况,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残疾人权益,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切实帮助基层残疾人方面成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残联在安排残疾人专职委员、培养专职委员队伍方面涌现不少好的做法,一些专职委员在本职岗位上也兢兢业业,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值得各地借鉴。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配齐专职委员队伍
襄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近年来,襄阳市在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上,严格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作用发挥明显”的要求,配齐配强了一支专职委员队伍。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积极争取,政府买单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
襄阳市残联在大力加强各县(市)区残联和乡镇残联组织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村、社区残联基层组织建设。2009年,积极协调各县(市)区组织部门发文,在全市村、社区普遍成立基层残疾人协会,并由乡镇任命基层残疾人协会主席,村级残疾人协会正式开展工作。2010年,市残联以文件的形式向市政府报告了部分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未得到落实的问题,市政府高度重视,批转劳动人事部门拿出94个公益岗位,采取政府买单的方式,为襄城、樊城两大主城区94个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协理员),具体协助各乡镇街道残联开展残疾人工作。
二、公开招聘,选拔优秀残疾人充实基层组织队伍。
襄阳市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由劳动人事部门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劳动人事、市、区残联进行面试、考核,择优聘用,使一批有文化素质、有一定工作能力、愿为残疾人事业奉献的优秀残疾人进入残联最基层组织工作。被录取的人员,统一分配到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至此,该市完成了“市残联→县残联→乡镇残联→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四级残联组织建设和人员到位工作,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网络初步形成,较好的解决了基层工作人员无编制问题,专职委员(协管员)的工资标准为800元/月,并能得到政府给予的社会保险补贴。
三、加强培训,全面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水平。
选配专职委员上岗后,襄阳市残联制定了周密的培训方案,定期组织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参加残疾人专职委员实用知识、政策法规、手语等各项培训,以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水平。同时,他们采取“分级管理,定期培训,季度考核,年底考评,公平竞争,淘劣选优”的管理办法,让热爱残疾人事业,忠诚为残疾人服务的优秀骨干留在基层,始终保持这支队伍有朝气、有活力、有效率。残疾人专职委员上岗近一年来,仔细了解辖区内残疾人状况,及时反映残疾人的需求,为基层残疾人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体现残疾人基层组织的重要性。
2011年,为了进一步完善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更好落实全省残疾人基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襄阳市各县(市)区正逐步推广这一做法,积极争取公益性岗位配齐配强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襄阳市残联也再次争取新增50个残疾人公益岗位,已上报有关部门待批,批准后将实现主城区121个社区专职委员全覆盖。
罗田县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两年来,罗田县按照上级要求,加大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力度,尤其是加大了乡镇、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聘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12个乡镇、5个社区专职委员全部纳入公益岗位进行管理,412个村全部选聘了专职委员,选聘率达100%,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有敬业精神、有一定专业素质、基本胜任基层残疾人工作需要的专职委员队伍,进一步夯实了罗田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罗田县的主要经验和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
一是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残疾人专职委员配备工作。2010年9月以来,县政府先后两次在政府常务会上讨论研究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重点解决了乡镇、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待遇,工作经费的落实问题。二是制定出台了专门文件。起草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聘办法,人员管理,工作职责,待遇落实,培训,考核等方面均作了明确规定,为全面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选聘专职委员工作规范
罗田县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聘严格按照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的规定分两步进行,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选聘。一是乡镇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按照管理型的公益岗位的要求进行选聘,成立了人社、残联、财政、民政、纪检监察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选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选聘工作。选聘程序按照“发布选聘公告——残疾人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组织笔试——组织面试——考核——公示——录用——签订聘用合同”的顺序进行,整个选聘过程透明、公开。二是村专职委员按照“残疾人自愿报名——村委会初审上报——乡镇残联考察——乡镇政府发文认定”的程序进行。
三.分层落实待遇
一是乡镇及社区共17名专职委员全部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确定月工资600元,并落实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二是村专职委员误工补贴在农村低保中每人每月增加30元,县残联对村专职委员的通讯交通补贴按照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另外,乡镇专职委员办公经费按3000元/年、村(社区)按500元/年的标准补贴。
四、加强培训、管理
开年以来,罗田县狠抓专职委员的培训工作。年初县人社局、县残联对各乡镇残联理事长、专职委员、社区主任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劳动法、劳动合同、公共服务、涉残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残疾人业务知识等相关知识的讲解。村专职委员培训由各乡镇残联负责,截止6月底已全部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在管理上,注重考核和奖惩。在考核上,采取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平时考核主要是专职委员的主管领导负责,考核内容主要是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参加会议、培训、学习等工作情况。年终考核主要包括工作绩效、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等内容。考核程序按照“自评(残疾人专委写述职报告)--主管领导评价—服务对象及家属测评—确定考核等次—上报上级残联审核确认”的顺序进行。年终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达到“基本合格”等次及以上的才有续聘的资格,优秀等次的给予表彰和奖励。被评为不合格等次的解除聘用合同,解除合同由主管残联提出建议,报上级残联审批,还要书面通知本人,记入相关档案,是公益岗位的还要同步书面报告县人社局,以便及时招录补岗。
本期报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中国残联各部、厅,省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
发:市、州、县(市、区)残工委、残联,大型企业残联
省残联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
《情况反映》电子版:www.hbdpf.org.cn
信息报送信箱:hb_bgs@cdp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