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正确指导下,全省残联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残联关于残疾人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牢记使命、感恩奋进,较好地完成了七届主席团二次会议上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残疾人事业实现了新发展。
一、康复
2019年,全省17个市(州)全部出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或实施办法,救助年龄段基本拓展到了14岁或15岁,为44.9万名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提供了基本康复服务,其中0—6岁残疾儿童9210人。得到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中,有视力残疾人5.5万、听力残疾人3万、言语残疾人0.3万、肢体残疾人20.1万、智力残疾人3.6万、精神残疾人9.6万、多重残疾人2.3万,未持证残疾儿童6175人。全年共为9万余名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推动省卫健委将残疾筛查项纳入《湖北省妇幼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0-6岁儿童体检项目之中,筛查上报各类残疾儿童498名。
图1-1 2019年得到基本康复服务残疾人分类
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康复机构234个,其中,15个机构提供视力残疾康复服务,33个提供听力言语残疾康复服务,79个提供肢体残疾康复服务,64个提供智力残疾康复服务,56个提供精神残疾康复服务,46个提供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59个提供辅助器具服务。康复机构在岗人员7130人,其中管理人员815人,专业技术人员5268人,其他人员1047人。
图1-2 2019年康复机构在岗人员占比情况
二、教育
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第二期,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残疾人儿童随班就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6—17周岁残疾儿童数据与学籍系统逐一比对核实工作,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以融合教育为主题,成功举办第十六届湖北•武汉台湾周第四届南湖论坛。加强与高等院校交流合作,武汉理工大学作被选定为全国融合教育试点高校,积极推进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建立融合教育学院。大力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出台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推广方案,举办第一期“国家通用手语”培训班。
实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为736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对75名残疾儿童给予学前教育资助。
全省目前共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部)6 个,在校生325人,其中聋生247人,盲生70人,其他8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4 个,在校生622人,毕业生259人,毕业生中114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923名残疾青壮年文盲接受了扫盲教育。
三、就业
出台《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继续实施“十百千万”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计划,扶持29家品牌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5家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800名农家小店主和集镇小老板,50名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个人,辐射带动一大批残疾人家庭就业增收。组织开展盲人保健按摩、电子商务、西点制作、航拍测绘、汽车驾驶、汉绣和美发美甲专业培训,培养培训各类残疾人441人次。
2019年,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40.8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3.2万人,集中就业2万人,个体就业2.5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0.4万人,辅助性就业0.7万人,灵活就业(含社区、居家就业)12.8万人,从事农业种养加19.3万人。全年共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507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316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880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43个。
图3-1 2019年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分布
四、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底,全省有131.9万残疾居民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下参保重度残疾人有38.2万人,其中,37.9万人得到政府的参保扶助,享受代缴比例达到99.2 %。15万名非重度残疾人享受了个人缴费资助政策。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到200个,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66个,日间照料机构96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38个,为5139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为5012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992名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接受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图4-1 城乡残疾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情况
五、扶贫
2019年,贫困残疾人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共有2.5万人次农村残疾人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871名贫困残疾人获得康复扶贫贴息贷款扶,76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安置939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了2390户残疾人家庭增收。
全年共完成8453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投入资金4273.9万元,9713名残疾人受益。
六、宣传文化
认真开展“省残联成立30周年最具社会影响代表人物评选”,推出100个先进典型。赴荆州、襄阳、黄冈开展“听党话·跟党走·自强奉献”公益宣讲。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大力推进残疾人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联合省教育厅、省文旅厅共同举办第八届全省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评选出46个奖项,发现了一批优秀节目和优秀人才。
组团参加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共获24金33银32铜,并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
截至2019年底,全省目前现有省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个,地市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9个、电视手语栏目8个。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共设立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33个,共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201场次;省、市两级残联共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类的比赛及展览28次,共有各类残疾人艺术团4个。
七、维权
2019年,制定或修改省级关于残疾人的专门法规、规章1个,制定或修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地市级规范性文件2个、县级4个。县级以上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5次,政协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9次。开展省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2次,共3600人参加;举办省级法律培训班2个,共180人参加。
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80个,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71个。
图7-1 全省法律救助机构情况
残疾人参政议政工作得到加强,各地残联协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38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46件。联合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开展信息助残活动,为54330名残疾人提供了电信优惠套餐服务。
无障碍建设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湖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列入2020年执法检查的内容;共出台了8个省、地市、县级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法规、政府令和规范性文件;83个地市、县系统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29次,无障碍培训564人次。
八、组织建设
2019年,全省市、县、乡已有残联1294个,各地市已建残联13个,县(市、区)残联已建107个,乡镇(街道)残联已建1174个;社区(村)已建残协21365个。
省市县乡残联共有工作人员3339人,乡镇(街道)、村(社区)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总计18598名。地市级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的残联5个,县级配备了残疾人干部的残联35个。
共建立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519个,其中省级专门协会已建5个,市级专门协会已建65个,县级专门协会已建449个。助残社会组织共有646个。
九、服务设施
截至2019年底,已竣工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88个,总建设规模19.1万平方米,总投资40762.4万元;已竣工各级残疾人康复设施17个,总建设规模8.6万平方米,总投资26334.4万元;已竣工各级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27个,总建设规模 5.6万平方米,总投资11013.6万元。
十、信息化
加强数据使用共享,主动对接中国残联信息共享平台、省政府政务“一张网”、省纪委“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等数据平台、系统,梳理报送省残联三清单(数据共享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一目录(资源目录),提供了全省各市、州、县残疾人证电子证照及数字证书,上线了线上便民服务“鄂汇办”全省残疾人证办理相关电子化流程,实现3类数据在省政务服务平台共享,完成国家审计署、省纪委、省审计厅、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统计局、省妇联、省大数据中心等单位相关数据交换工作。
截至2019年底,全省13个地市、29个县级残联开通网站。
主题词:2019 湖北省 残疾人事业 事业发展 统计公报 - 点击收起详细信息
索 引 号 | 01104408-4-2020-000002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日期 | 2020-04-14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