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规划 >> 年度计划 >> 正文

(2008年5月23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抢抓新的发展机遇 团结带领残疾人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

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文件之四

第五次代表大会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抢抓新的发展机遇

团结带领残疾人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

——在湖北省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韦会林

(2008523)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省残联第四届主席团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3年省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以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和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为重点,真抓实干,克难奋进,扎实推进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五”、“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完成了省残联四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各级残联履行职能的能力明显增强,残疾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省残疾人工作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全面推进实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残疾人生存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年来,我们坚持围绕带领残疾人共同奔小康这个主题,全面推进“十五”、“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的实施,从最现实的需求入手,从能办到的事情做起,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残疾人康复受益面扩大。省残联与省卫生、民政、财政、扶贫办等部门紧密合作,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以社区为平台,以白内障复明、假肢安装、聋儿语训、脑瘫训练、辅助器具配发等为重点,全面推进残疾人各项康复工作。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康复示范区培育工作进展顺利,荆州市沙市区等3个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武汉市汉阳区等8个区被评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重点康复工程扎实推进,康复基础性工作加强,残疾预防及康复常识进一步普及。五年来,全省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38250例,其中免费手术14860例;减免费安装假肢5088例;聋儿语训5000人,免费配发助听器1950台,免费安装人工耳蜗39台;精神病防治覆盖人口达4690万人,提供免费服药12000人;肢体矫治手术675例;发放辅助器具183381件,使47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维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残疾学生优先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特教学校学生基本上纳入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稳定在75%左右。争取国家扶残助学项目资金934.7万元,对2650名贫困学生进行了专项资助。参加全国高考的残疾学生达2412人,其中过省分数线被录取1684人,录取率达到98.6%各级残联多方筹资对在校贫困残疾大中专学生给予资助和奖励,仅省残联就投入资金150万元,对1344名残疾大学生进行了奖励。全省五年累计完成残疾人职业培训11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36万人次。盲人按摩业发展较快,累计培训1300多人,培训后就业率在95%以上。

残疾人就业状况不断改善。深入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和省政府145号令,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全省福利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招收残疾人集中就业规模扩大,集中安置5.1万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安置3.6万人,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8亿元;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组织外出务工和创办就业示范基地等途径,大力促进残疾人个体从业,全省创建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20个,自强创业示范基地34个,个体从业残疾人达 15.1万人。就业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就业推介、网上招聘、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失业登记等就业服务工作成效明显。全省城镇现已安置残疾人就业23 万人,农村从业人数达到 89万人。

残疾人扶贫和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推动落实《湖北省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2001-2010)》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残疾人纳入大扶贫和社会救助体系,推广“公司+农户”、“基地辐射”、“小额信贷”、对口帮扶等扶贫方式,争取国家康复扶贫贴息贷款1.95亿元,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包、带、扶活动,募集物资和资金达978.3万元,帮助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困难。目前,城镇有14万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低保”;农村有30多万特困残疾人进入“农村低保”,其中有13万重残或一户多残对象提高了生活补助标准;4.2万符合条件的“三无”残疾人纳入“福星工程”集中供养;每年有近20万贫困残疾人得到各级政府临时救济和专项补助。各级残联组织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争取国家投入和地方配套资金6200万元,为6180户、9270名无住房或居住危房的残疾人改善了住房条件。全省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的比例达到87%,其中贫困残疾人的个人出资部分基本由政府“买单”。

残疾人文体生活丰富活跃。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2005年举办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共有100多个节目300多名残疾人参赛。承办了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我省选送的12个节目分别获得2金、4银、3铜和团体奖第六名的好成绩。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期间,残疾人专场文艺晚会《放飞梦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残疾人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五年间,成功举办两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和首届全省特奥运动会,组团参加了全国各届、各类体育比赛,为国家队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残疾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人数累计达2万余人次,参加全国性比赛的运动员累计超过1千人次,在国内外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00多枚。2004年,有5名运动员参加了雅典残奥会,游泳健将何军权一人夺得4枚金牌。目前,有9名运动员进入国家队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

二、坚持“打基础、求发展、上水平”的工作思路,残疾人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抓住残疾人政策法规、基层组织、工作环境、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事关残疾人事业基础性、长远性的重要工作,着力夯实基础、提高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法规政策逐渐完善,维权工作力度加大。五年来,积极争取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湖北省残疾人优惠待遇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湖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法规、政策文件,全省17个市州都相应制定了配套政策措施。省残联参与、配合省法制办及有关部门拟定、修改了100多个与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各级残联积极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和工作视察、调查研究,累计达90多次,有力促进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扶残维权行动”广泛开展,全省创建全国残疾人维权示范岗71个、省级维权示范岗103个、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78个,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全国、省级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创建工作逐步开展,宜昌等市列为全国第二批无障碍示范城创建单位。残疾人信访工作加强,建立完善了各项制度,典型案例查处力度加大,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市、县、乡三级残联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逐渐活跃。全省市、州残联全部实现了机构独立、经费单列、理事长专职;102个县级残联基本实现了“三项”达标;80%的乡镇、街道建立了残联,有办公场所、有人抓工作;75%的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大多数配有专职委员。省市两级基本健全了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67%的县级残联根据各类残疾人情况建立专门协会。各级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工作,组织活动,反映诉求,活力增强。部分大型企业残联组织建设加强,服务作用发挥明显,走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残疾人工作路子。对口援助工作成效明显。各级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思想、业务素质提高,领导班子文化知识、年龄结构大大改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省有4个县(市、区)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有11个市级残联机关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表彰。

事业投入逐年加大,服务设施逐步改善。残疾人事业的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五年来全省共投入事业经费5.6亿元,是五年前的5倍多。尤其是省本级财政实行部门预算管理以来,财政对残疾人事业投入年递增30%左右。全省已有12个市州、70个县市区建立和改善了集残疾人康复、培训、就业服务、文体、用品用具供应于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全省建立了5个特艺人才培训基地、开设了5个盲文图书室,创建了25个省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省级康复中心建设已完成前期各项筹备工作,即将破土动工。

基础工作扎实推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残疾人基本状况比较清楚。认真扎实开展我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我省有379.4万残疾人,涉及五分之一的家庭,残疾人总体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特殊困难。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开展抽样调查数据开发研究,为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建立了全省残疾人状况信息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信息统计工作逐步加强。省残联建立了残疾人工作信息网、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网、残联机关办公局域网等三网合一的网络平台,在联系残疾人、倾听残疾人呼声、为残疾人服务,向社会宣传残疾人工作、让残疾人更多地了解社会等方面发挥出了有效作用。从2005年开始,省残联在实行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的基础上,在市州残联推行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确保全省残疾人工作在总体思路、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方面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促使残疾人工作落到实处。严格财务和项目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公开项目、公开预算,规范程序、规范操作,跟踪问效、综合考核,项目管理绩效大大提高。

宣传工作效果增强,社会助残环境改善。大力宣传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心策划残疾人节日和重大活动,借机、借节、借事造势,扩大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影响,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广泛开展红领巾手拉手助残、青年志愿者助残、帼国助残、科技助残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活动,助残志愿者队伍已达8万余人。社会各界涌跃扶残助残。湖北电信集团公司连续4年累计捐资120万元开展“双百助残”(百人复明,百人站立)活动;大冶有色公司积极兴办残疾人福利事业;亚洲防盲基金会、香港盲人辅导会、香港嘉道里慈善基金会联合捐赠200多万元的“复明9号”流动眼科手术车,香港爱心慈善基金会连续两年为我省8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三、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残疾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五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前进,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推动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争取领导重视,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展残疾人事业,领导重视是关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推动协调发展。省委常委会、省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残疾人工作重大问题,主要领导就残疾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带头维护残疾人权益。省“四大家”领导经常出席残联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将残疾人工作列入工作职责,研究出台扶助政策,逐年增加财政投入,精心组织实施项目扶持,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全省基本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残疾人参与、残联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残疾人工作机制。

注重调查研究,为制定和完善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提供依据。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坚持从残疾人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和带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大事入手,围绕残疾人工作的重点、难点开展调查研究,协调各相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在制定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法规中给予残疾人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提供决策依据。省残联连续三年与有关方面开展残疾人问题调查研究,在推动政策落实、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项目带动,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办实事、求实效。大力开展项目服务是为残疾人办实事、求实效的重要抓手。为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服务残疾人,我们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将残疾人工作分解成3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做好项目论证,争取财政资金,推动各项业务广泛开展,为残疾人办实事,让残疾人得到了更多实惠。

抓好借机造势,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关注、支持和广泛参与。我们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突出残疾人工作特点,利用残疾人重大节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新发展,宣传党和政府扶残助残的新政策、新举措,宣传残疾人工作中涌现出的新典型、新经验,宣扬全省十大杰出自强模范、特艺人才、技术能手和十大自强残疾人士、爱心助残人士、十佳康复明星等各类典型,扩大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影响,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不断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增强各级残联组织的活力。五年来,以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契机,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广泛开展“建残疾人之家,做残疾人之友”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广大残联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思想,多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提高工作能力,促进作风转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惠及残疾人最多的五年,是残联工作“打基础、求发展、上水平”成效显著的五年,也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怀、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是残疾人自身努力和残疾人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向所有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总结五年来的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残疾人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一)残疾人生活状况与整个社会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残疾人家庭的收入只有社会平均水平的2/3,农村残疾人中还有四分之一的人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二)为各类残疾人服务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残疾人出行难、交流难、脱贫难、上学难、就业难的问题仍然很突出,残疾人的服务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三)社会上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侵犯和损害残疾人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四)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与残疾人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基层组织较为薄弱,许多地方还“够”不到残疾人。由此可见,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残疾人和全省人民一道共同奔小康,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重要时期,是我省残疾人事业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五年,更是大有作为的五年。

全省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以带领残疾人共同奔小康为目标,以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为重点,坚持打基础、促发展、上水平的工作方针,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克难奋进,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缩小残疾人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团结带领残疾人与全省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为构建和谐湖北做出新的贡献。

残疾人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使5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提高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水平;完成50万人次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任务,新增5万残疾人稳定就业;全面落实扶残助学政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提高到85%;帮助农村25万极端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决温饱问题;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3万户,对城镇贫困残疾人优先安排廉租房;残疾人事业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基层组织和综合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普遍增强;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广大残疾人,动员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进一步开拓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思路

未来五年,我省残疾人事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党的十七大强调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确要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将会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二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今年7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十七年来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最新经验总结,是国家和社会尊重、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生动体现,必将为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法治轨道,有力推动残疾人事业依法发展。三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今年513日正式生效,半年后召开缔约国大会,我国政府将要履行缔约国义务。《公约》在提高人们对残疾人的认识、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等方面有一系列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和新的运行机制,以“权利”为主导的残疾人观将影响世界各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这再一次表明随着世界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也会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四是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北京举行,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北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得到完美的展现,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残疾人发奋图强、乐观向上的自强精神,社会各界也会更加关注残疾人群体,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会更加有利。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期,“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收入逐年提高,政府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和向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加强。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将会出现残疾风险增大、残疾人数量增多、残疾人老龄化加重。受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制约,残疾人事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残疾人为本,树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残疾人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村残疾人工作;坚持打基础、促发展、上水平,扎实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坚持残疾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残疾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坚持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善于运用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动员一切社会力量,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千方百计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实现我省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残疾人为本,强化措施,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围绕贯彻实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充分运用法规、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切实推动解决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生活保障等问题,努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建立健全康复和残疾预防体系。建立和完善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会化康复体系,在城镇以推动社区康复示范区为工作着力点,在农村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依托,不断提高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能力。一是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实施一批重点康复项目,帮助贫困残疾人实现康复需求,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二是加强康复技术队伍的培训,完善三级康复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在中心城市建立儿童康复训练机构,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三是参与残疾人康复服务行业管理,规范、指导社会康复机构行为,促进康复服务行业的规范发展。四是提高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供应服务能力,建立完善省级辅助器具中心供应、配发、适配评估服务功能,开展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试点工作,增加辅助器具产品种类,加强服务网络建设。五是推进制定和实施我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逐步形成残疾预防机制。

——认真落实和不断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政策研究,积极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落实各项残疾人优惠政策措施。一是积极将残疾人社会保障纳入全省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促使有关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条款单独列入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并加以全面落实,做到应保尽保、应保先保。二是根据残疾人特殊需求,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逐步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要积极推动降低或放宽残疾人享受“五保”、集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准入条件;减免农村残疾人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将残疾人特殊康复项目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对城市低收入贫困残疾人家庭,优先解决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三是加快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步伐,有条件的市、县争取创办一所公办托养机构;支持和规范社会开展托养工作,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的需求;加强托养机构管理,维护残疾人权益。四是对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金奖、大奖和荣获国家、省自强模范等有特殊贡献的困难残疾人,实行生活定补,优先安排就业,优先解决住房困难。

——加强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加大扶残助学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一是完善扶残助学政策和措施,做好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确保有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协调教育部门和社会发展与改革部门,进一步加强特教学校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三是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重视脑瘫和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四是开展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助学工作。探索在特教学校开展残疾人中等职业和高中教育。五是继续做好残疾学生高考录取和奖励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考生顺利入学。六是加强残疾人培训机构网络建设,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将农村残疾人培训纳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逐步加大投入,对残疾人培训实行减免费,适当提高生活补助费。七是重视中国手语和双拼盲文的推广应用及研究工作。

——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认真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积极的就业保护和促进政策。一是认真落实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就业规模。每个县扶持一到两家集中安置残疾人百人左右的福利企业,发挥示范作用。严格执行集中就业优惠政策,保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二是严格执行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征”和“财政代扣”措施,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力度,进一步规范保障金的使用和管理。三是完善资金支持、贷款贴息等政策,加快就业和创业基地建设,建立残疾人就业风险扶持金和创业扶助基金制度。鼓励和扶助残疾人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鼓励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帮助零就业残疾人家庭解决就业困难。鼓励兴办盲人按摩机构、工(农)疗机构、辅助性工场等机构,并加强行业管理。继续购买公益岗位,促进残疾人在社区就近就便就业。四是加强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信息网建设,实施残疾人就业职业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失业登记制度,建立残疾人就业档案,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评估鉴定工作。五是积极争取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在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新招收的工作人员中,招录一定比例的残疾大学毕业生。

——采取开发式和保障式相结合的扶贫办法,增强扶贫工作实效。开展扶贫工作是帮助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的有效形式。一是要把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全省扶贫工作规划,将国家关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和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村残疾人中,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中优先安排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项目和资金。积极探讨康复扶贫贷款的新模式,在鼓励企业安置贫困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开展小额贷款到户扶持。二是制定和完善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扶贫政策措施,积极实施科技扶贫、文化扶贫、项目扶贫等扶贫模式,创建一批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帮助残疾人从事种养殖业、手工业和各种经营,提高家庭生产经营能力,有序组织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促进残疾人增加收入,逐步摆脱贫困。三是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在努力完成好中国残联下达的危房改造任务的同时,要按照省政府的统筹安排,积极与民政和扶贫办协调,在全省“安居工程”和“搬迁式扶贫”项目中优先安排贫困残疾人,逐步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的住房困难。

——广泛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满足残疾人精神生活需求。丰富和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展示自强精神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广泛开展“文化助残”、“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广大残疾人的文化精神生活。二是要重视残疾人艺术人才的培养,建立残疾人艺术人才遴选机制,加强特艺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提高表演艺术水平。加强省残疾人艺术团的建设,打造成全国残疾人艺术团品牌。三是积极与体育部门合作,为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先进的训练设施和固定场馆。建立残疾人体育后备人才库,有计划地做好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四是积极组建队伍参加各类运动会,向国家输送残疾人体育人才。五是做好特奥运动示范社区工作,积极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计划,推动残疾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三、完善法规政策,优化环境,为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创造条件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法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助残氛围,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

——加强残疾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从源头上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要积极促进《湖北省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办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湖北省实施办法》等法规尽快出台,做好《〈残疾人保障法〉湖北省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二是力争有关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法规建设取得突破。三是要积极邀请人大、政协对有关残疾人法律法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加大残疾人法律法规和各项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

——做好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一是积极与司法部门合作,共建残疾人权益合法保护机制,加大对困难残疾人法律援助的支持力度,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认真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敏锐把握社会各种重大问题的发展动态,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苗头,妥善解决倾向性问题;转变信访工作方式,变“上访”为“下访”,做到“有访必接、有访必处、有访必复”,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倡导扶残助残美德,营造平等参与的良好人文环境。一是要大力宣扬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促进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二是大力宣传社会扶残助残先进典型,促进社会慈善助残、志愿者助残和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活动的蓬勃发展。三是抓住2008年北京残奥会举行的机遇以及重大残疾人节日,开展大型专题宣传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进程,增进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了解,扩大社会影响,赢得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四是加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活动,方便残疾人生活。加大信息无障碍交流环境建设,在省市两级电视台重要新闻栏目中推进“字幕工程”和手语节目,扩大残疾人信息交流领域。五是开展残疾人婚姻中介服务,关心残疾人婚姻家庭生活。

——开展素质教育,激励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一是利用各级各类残疾人组织优势,开展残疾人思想教育,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大力宣扬优秀残疾人榜样的成长事迹,激励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三是加大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残疾人增强法律意识,履行法律责任,行使民主权利,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残疾人政治素质教育,积极参政议政,反映诉求,发挥聪明才智,在社会建设和残疾人事务管理中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四、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基础,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我省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党委政府领导是关键,组织建设是保证,基础设施是条件,长效机制是保障。

——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残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支持、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争取党政领导是残联工作的重要保障。残联要自觉主动地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依照法律和章程有效开展工作,特别是在承接政府委托的残疾人事务中,更要主动服务服从大局,争取领导支持。

——加强残联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县级残联组织,加强乡镇街道残联建设,加快社区、村级残疾人协会建设,落实人员、经费和办公场地。重视加强大型企业残联组织建设,提高服务工作水平。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残联干部队伍素质,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强化“代表·服务·管理”理念。抓好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各级残联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积极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手语和盲文应用水平。全面落实配备残疾人干部工作要求,加大残疾人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市、县残联领导班子中残疾人领导干部要达到规定比例,加快干部队伍年轻化和知识化步伐。

——发挥残疾人协会组织作用。健全各级各类残疾人协会组织,配备专职干部,落实活动经费,改善活动场所。进一步活跃协会工作,充分发挥协会“代表·服务·维权”职能作用。广泛开展创建“残疾人之家,做残疾人之友”活动,密切残联组织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真正使残联成为残疾人之家。

——加强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抓好省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形成服务、示范、带动和指导的功能;抓紧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和全省职业培训网络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筹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加大投入,开展创建“省级综合服务设施示范点”活动,健全和完善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康复训练、托养服务、辅助用具供应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市级图书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的建设,拓宽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的途径。

——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改善条件、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扩大受益面,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同时,依托社区开展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技能培养、文化指导、体育健身等项目,鼓励居家服务,推动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展残疾人服务业。采取民办公助、政府补贴、政府贴息服务等各种方式推动残疾人服务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密切联系政府各部门,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积极鼓励残疾人和社会组织及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残疾人事业,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长效机制。要坚持倡导为残疾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筹集资金多方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机构专门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以国家“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以武汉为龙头的“1+8城市圈”的残疾人工作,统筹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对各类残疾人服务组织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福利事业,充分发挥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海外交流促进会、新闻宣传促进会、残疾人体育协会等残疾人团体和协会的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发展残疾人事业。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省残疾人事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务必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齐心协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团结带领我省残疾人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主题词:2008 23 人道主义 新的 发展机遇 带领 残疾人 小康 - 点击收起详细信息

索  引  号 01104408-4-2016-000172 文       号
发布机构 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 发布日期 2008-05-25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